再读财富自由之路

知识传递本身不是教育,它只不过是教育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中的第一个环节而已。若传递本身就能完成教育,那就用不着办学校,只要有出版社就够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让教育真正起作用,主要是靠知识吸收者(学生,或者干脆点,你自己),而不是知识传递者。这就好像是为了增肌而吃东西一样,吃得太少,可能会因为血糖不足而晕倒,吃得太多会导致消化不良,吃的不够就不可能继续增肌,可问题在于,若不进行大量运动,不去跑步,不去对杠铃做深蹲,不去做各种各样令人难以忍受的动作,那吃什么都没有用,不是吗?
所以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懂得那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呢?因为他们”不运动”啊!他们不去运用那些道理,所以就没有机会在运用中调整自己及自己对那些道理的理解和感悟。他们事实上并没有完成那些道理的“内化”,那些道理对他们来说只不过是中小学课本上印着的字而已,早就还给别人了,或者说得再干脆一点,他们顶多是“识字”,根本谈不上”有文化”。
但是为什么还有很多人,的的确确”挣扎”过,却和那些从未挣扎过的人下场一样呢?解释依然很简单—“挣扎”得不够。任何道理,都和我们平日里使用的任何”工具”一样,要在大量使用之后才能进入”熟练”的阶段,然后才能”运用自如”。所谓“挣扎”,无非是把自己起初并不熟悉的“工具”(即那些道理),通过反复运用,反复琢磨,反复调整,变成自己能够熟练运用的工具。你一定见过那些工具运用不熟练的人,他们看上去很笨拙,做每个动作都像在挣扎—若那人受不了自己的笨拙,中途放弃了,那“工具”也就瞬间沦为废物了。

知识传递与健身做对比,对比对象中每个环节都很到位,对道理的应用就像健身动作,不去做,根本没有效果,这样读起来很容易理解其中的精髓。

现实世界中实在是有太多的无病呻吟,大家都说自己懂了很多,但生活依然不如意。本质上他们对道理的理解仅仅只停留在自己原有的认知上,根本谈不上懂了,更别说应用。即使是看到某些道理时自己产生了共鸣,也不称之为懂,因为在行动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最初的理解有很多的偏差,我们一次次的修正这些偏差,会慢慢加深我们对道理的理解,慢慢的,这些道理才会变成我们自己的行动指南,这时候才能说我看到了,我慢慢的懂了,我做到了。所以,以后不能看到一个新观点就兴奋,那只是踏入一个新世界的第一步,而且第一步很有可能是错的,只能带着好奇心慢慢去摸索。

想要熟练的运用新的观念指导自己的行动,这是一个极其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保持足够的耐心,接纳自己的不完美,因为每一个蹒跚学步的小孩一段时间后都能学会奔跑。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爱因斯坦说过,人在这个世界上是为了别人而活着——尤其为了那些我们自身幸福寄托在他们的微笑和福祉之上的人们,以...
    爱玲Zhang阅读 2,586评论 1 3
  • 1 深夜,我又失眠了。 我已经记不住这是多少次了,总而言之,就是在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时候,G先生出现在我的身边。...
    岛主王仙客阅读 1,742评论 2 0
  • 一、Java编程入门 Java常识 Java主设计者James Gosling 1995.5.23 Sun发布了J...
    Vincent_Jiang阅读 3,587评论 0 0
  • 女孩子爱美爱自拍,我认为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论走到哪里,都会拿出手机,打开B612,试着新出来的表情,各种自拍!...
    向未来挥手阅读 3,247评论 9 2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