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看原文故事:
太公望封于齐。齐有华士者,义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人称其贤。太公使人召之三,不至;命诛之。周公曰:“此人齐之高士,奈何诛之?”太公曰:“夫不臣天子,不友诸侯,望犹得臣而友之乎?望不得臣而友之,是弃民也;召之三不至,是逆民也。而旌之以为教首,使一国效之,望谁与为君乎?”
武王伐纣胜利之后,分封诸侯的时候把姜子牙封到了齐国,周公旦封到了鲁国。也就是说春秋时期的著名网红齐桓公就是姜子牙的后代,而被齐国欺负了八百年多年的鲁国,他们的老祖宗正是周公。周公和姜子牙虽然活跃在同一个年代,而且都为周朝做出了突出贡献。细论起来,姜子牙功在帮助武王登上天子位,而周公的功劳在于推动了周朝基业的治理和道德秩序的建立,都可以称得上是伟人。但在后世人眼里,往往把周公当作圣人,而姜子牙,和诸葛亮、刘伯温是一路的,最多是一个比牛人还牛不少的牛人。何以至此呢?比较一下他们的作为,答案也就出来了,姜子牙的功夫在事上,也就是必须结合武王伐纣这件具体的事,才能显出姜子牙的价值所在,而这种价值后人无法学习复制,诸葛亮和刘伯温同样道理。周公就不同了,他的功夫在理上,他的行为、道德和思想,后世的人都可以学习并且用到实际事务的处理上。所以,人活在世上,只要有可能,着力点不要只在一时一事,古人云“立功、立德、立言”,三者缺少一个多多少少都是遗憾。
不过话说回来,虽然姜子牙历史地位不如周公,但是他的政治头脑比周公还是强一些。今天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来。姜子牙治下的齐国,有个名字叫华士的人,他以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为友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别人因此都认为他很贤明。姜子牙派人三次征召华士,他都不肯来,于是就把他杀了。周公说,这个人是齐国的高士,你干吗把他给杀了呀?姜子牙说,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为友的人,我还能使他向我称臣,做我的朋友吗?我这个国君都不能让他向我称臣做朋友,那就是齐国的弃民;我征召了他三次他都不来,就是齐国的逆民。这种人如果还表扬他,让他做道德模范,使整个齐国的人都效仿他,那我姜子牙还做谁的国君呢?
周公看人只看到了他好的一面,而且容易被大众的声音蛊惑。就像我们读一本书,别人都说这本书写得好,我们是不是就会先入为主地认为这本书里所说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其实,周公和姜子牙的态度对比,恰恰告诉了我们一个最朴素的道理,那就是看待任何问题,先要从利、弊两面去分析,分析清楚后,再进行权衡比较,最后再决定如何处理。周公在这里看问题的方式,很可能就是只盯着别人指给他的,华士贤明的一面。而姜子牙很明显看得更深一些,他不但看到了别人指给他的东西,还看到了华士行为对他统治的害处,这是其一。其二,还可以看出,姜子牙评判一件事物好坏的标准,不是盲从大众的普遍意见,而是看实际上对我有利,还是有害?
冯梦龙再讲述这个故事之后,有这么一句评语,“小人无过人之才,则不足以乱国。然使小人有才而肯受君子之驾驭,则又未尝无济于国,而君子亦必不概摈之矣”,说明他讲这个故事是为了讨论如何用人,道理在此,十分明白,复制在这里就好。
这篇漫品小文的落脚点不在这里,而是要立德,就要表现出像周公那样善良;要立功,就要像姜子牙那样有杀伐决断,但是杀伐决断的出发点也可以是善良。
只要出发点是好的,就一切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