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重阳十五论|论学书

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当宜采意以合心,舍书探意采理,舍理采趣。采得趣则可以收之入心,久久精诚,自然心光洋溢,智神踊跃,无所不通,无所不解。若到此则可以收养,不可驰骋耳,恐失于性命。若不穷书之本意,只欲记多念广,人前谈说,夸讶才俊,无益于修行,有伤于神气,虽多看书,与道何益?既得书意,可深藏之。 

【分析】

    涉及到一个概念:用一个不一定恰当的比喻:文——皮毛,意——肉,理——骨,趣——神。学书学经,当然是从表面文字开始,要逐步深入,得其原理旨趣。得趣是得道之妙,将道运用于一切之中,以金为器,器器皆金。活学活用,用于为人处事,行住坐卧,挑水砍柴,无非妙道。

    举个例子:《第一住庵》,文讲:“炁神和畅”;意为:精神虚灵冲和,不卑不亢;内气周流,不浮不滞;理是:神气抱元守一,混然为一;趣指:从有言归无言,活泼泼,圆陀陀,行住坐卧,不离这个。

    再如学习书法,写横画要求是:左稍低,逆锋入笔;转锋铺毫,中锋行笔;右稍高稍重,顿笔圆收。虽左低右高,但势要平。读其文,解其意。正确理解并把握要领,这是第一步。

    然后然后进一步领会其中的道理是:不可尖薄,慎始慎终;不偏不倚,立身中正,但正而不僵。从学书法,到学会做人做事,则是得其旨趣了。

    个人学习就是这样:文——意——理——趣,把握要领,得其旨趣,活学活用。但后面祖师提出:“既得书意,可深藏之。”当怎样理解呢?这与宏道济世有矛盾吗?这与自私自利相同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一论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气神和畅,入真道矣。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
    简净一阅读 1,378评论 0 0
  • 夫欲修道成真,先去邪僻之行。外事都绝,无以干心,然后内观正觉。觉一念起,即须除灭。随起随灭,务令安静。其次,虽非的...
    麦香果冻阅读 507评论 0 2
  • 经曰:人能虚心,虚非欲道,道自归之。内心既无住著,外行亦无所为。非净非秽,故毁誉无从生。非智非愚,故利害无由挠。实...
    麦香果冻阅读 447评论 0 1
  • 明天(腊月二十二日) 是道教全真派创始人重阳祖师诞辰 祖师的思想集中体现在诸多诗词文集中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回顾《...
    知创快讯阅读 599评论 0 3
  • 第一论 住庵 凡出家者,先须投庵。 庵者舍也,一身依倚,身有依倚,心渐得安。炁神和畅,人真道矣。 凡有动作,不可过...
    YUGDD阅读 47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