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13我在悦读】誓将造反进行到底----曲沃桓叔和他的后代

书目:《诗经密码》作者:刘蟾

曲沃桓叔大行仁义,收买人心不说,而且扩大军备,高筑城池,最后曲沃城的建筑面积居然大过了晋国的国都。

六年以后,曲沃桓叔的政策取得了绝对的效果。对比之下,晋昭侯则是相形见拙,哎呀,这政治制度也不行,经济发展也不行,军事力量也不行,口碑德行更是远不能比。

这人们啊,总是讲究实际,讲个实惠,谁厉害,对自己有帮助,他们就愿意依附谁,趋利避害嘛,所以看到这么强大的曲沃桓叔,这晋国的老百姓和贵族们,自然也就心里有了想法,不声不响地开始疏远晋昭侯了。

这时候曲沃桓叔野心家的面目也慢慢暴露出来了。

在公元前739年,曲沃桓叔联系了在晋国朝中的一批大臣,开始了篡位阴谋,里应外合,发动叛乱。

其中有个叫潘父的大臣被收买,杀死了晋朝后,打开国都城门,迎接曲沃桓叔。

《诗经·唐风》中的《扬之水》写作背景就和这个事件紧密相关。在《诗经》中,题目为《扬之水》的一共有三首,分别收录在《王风》《郑风》和《唐风》之中。《王风·扬之水》在前我们已经介绍过了,现在我们来说说这首《唐风·扬之水》。

扬之水,白石凿凿。素衣朱襮(bó),从子于沃。既见君子,云何不乐?

扬之水,白石皓皓。素衣朱绣,从子于鹄(hú)。既见君子,云何其忧?

扬之水,白石粼粼。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

扬之水就是悠扬缓慢的流水。朱襮、朱绣都指的是诸侯国君才可以穿的绣有精美花纹的朝服,这是暗指曲沃桓叔将要成为诸侯。沃、鹄都是地名,当时都属于曲沃桓叔的治下。

这首诗用悠扬缓慢的水流和水底的白石起兴,比喻表面平静,实际将有大波澜的政治斗争。

大意是水面平静下有白石,曲沃桓叔好像要穿诸侯的朝服了,我现在见到国君您很是担忧啊。

“我闻有命,不敢以告人”,则是反映作者矛盾的心理,到底该不该直接说出来曲沃桓叔要造反的秘密呢?

看样子这作者恐怕也是参与其中的一个人了,所以他知道这个阴谋,能感觉到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波。在矛盾挣扎中,作者写了这首诗,委婉的向晋昭侯告密。他应该是希望晋昭侯可以听话听音儿,能发现点儿什么不对劲儿。

嘿嘿,可惜晋昭侯蠢呼呼的,听了也是白听,或者更确切的说晋昭侯的力量实在不够强大,他就是听懂了,也没有能力阻止悲剧的发生。

本来潘父杀死晋昭侯之后,曲沃桓叔就高高兴兴地打算入主晋国首都了,但是他的行为遭到了国内大宗贵族的死命抵抗,没办法,他只好又退回曲沃。

至于弑君的潘父,则是被大宗的贵族们给杀了。

这一次曲沃桓叔没有成功,大宗贵族们立了晋昭侯的儿子为国君史上称为晋孝候。

这曲沃桓叔退回曲沃之后,过了七八年去世了,他的儿子姬鳝(哎呀,这名字也挺怪异的哈,要是积善的意思干嘛要用鳝鱼的鳝呢)继承了乃父职位,是为曲沃庄伯。

曲沃庄伯励志要继承老爸未完的心愿,反扑晋国大宗,只要还没成功,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要誓将造反进行到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曲沃代翼——变乱序曲 关键词:曲沃代翼、周郑交质、繻葛之战、径庭之战。主要人物:晋昭侯、晋孝侯、晋鄂侯、晋...
    逸川阅读 5,212评论 0 9
  • 诗经全文及译文 《诗经》现存诗歌305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
    观茉阅读 70,051评论 0 18
  • 很是奇怪,昨晚居然梦见他了,夏是我不敢想的一个人,一想他就会连同过去的一切都回想起来了。 今天一起床就有不安的感觉...
    在南方的天空里仰望北方阅读 1,410评论 0 0
  • 咪蒙这本《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看的好累 因为好看的地方、爽的地方太多了!令我激情澎湃的无法宣泄,大脑缺氧,需要通...
    孙不二111阅读 4,558评论 2 6
  • 感恩朋友告诉我艾灸的方法,让我能有效治疗感冒 感恩汤燕红买了个电暖炉,这几天我可以用一下 感恩三宝,让我春节能参加...
    殷丹阅读 8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