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观看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专题辅导报告》视频,视频中谈到几点工作要求,其中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目前很多城镇被生活垃圾包围,乡村垃圾随意堆放,城镇垃圾乱丢乱扔和垃圾污染河道等现象突出。面对垃圾围城和污染,应该如何处理这些垃圾,如何做好偏远镇村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问题,对生活垃圾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一、找准推广切入点,有序推进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工程,涉及的方面非常广,需要长远的考虑问题,不可能一蹴而就。当下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优先在集镇、美丽乡村和特色村寨等一些村民积极性比较高的区域开展试行工作,积极的积累经验,在通过由点及面的逐步推广,有序的推进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保证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完成。
二、监督与引导并进,共同推进
推广生活垃圾分类处理,除了政府重视外,最重要的是企业支持和全民参与,根本还是在全民范围内树立分类处理的意识,这可以从社会舆论引导和法律法规要求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宣传,让村民了解垃圾分类的好处和基本处理措施,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引导村民注意养成生活垃圾分类的好习惯,增强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自觉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另一方面,还要采用法律法规约束的手段,对一些不按规定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的行为进行强制性处罚,责令其及时改正,促进养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习惯。
三、探索市场化运作,创新推进
现行生活垃圾处理都是完全以依靠政府作为主导,没有完善的市场化运营模式,仅靠环卫部门负责这项工作,这不仅不能主动利用垃圾中的资源,对垃圾分类处理工作也不完整,垃圾分类回收和分类处理常常不能同步。我们可以对一些可以回收的资源垃圾,采取一定的价格收购,这样不仅会使村民获得一笔可观的经济回报,鼓励村民参与到垃圾的分类处理工作中,还会使促进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良性循环。
四、运用先进的技术,高效推进
生活垃圾中有很多的可重复利用的资源,尤其要鼓励村民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加大力度对生活垃圾中的资源重复利用。这样既可以节约原料,降低成本,还可以减少垃圾堆环境的危害。利用运用先进技术,建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实现生活和工业垃圾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五、建立有效的体制,加快推进
由于生活垃圾分类管理体制的不完善,常常造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工作的难度加大,不能够彻底的进行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加快建立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垃圾处理系统,健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体制。同时探索建立垃圾的分类处理中心,由村民先进行粗略的分类,再由镇分类收集,将垃圾汇总到中心,再由中心进行专业的细分,提高可利用资源的利用效率,进一步做好垃圾分类处理工作。
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是垃圾资源化必然要求,也是垃圾处理方式的一种必然过程。各级政府要保持长期投入,不断完善垃圾处理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无害化处理工作。广大干部群众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加强环境保护、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知识的宣传工作。只有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最终才能把生活垃圾处理问题解决好、落实好,促使经济和坏境协调发展,促进当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