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孩子们的角度,去理解孩子们的想法

    本来昨天晚上想写这篇文章,因为引发我感想的这件事发生在昨天。

    马上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于是我们拼命的给学生做卷子和复习材料。昨天给孩子们留作业,是三张卷子:一张是正反面单词默写卷,一张是正反面连词成句练习卷,最后一张的单面单词成句练习卷。这学期,我们二年级实验二班孩子的学习状态也好、纪律也好都突飞猛进,孩子们似乎“一夜之间”变得懂事了,能够自己维持好自己的纪律。我也想锻炼更多孩子的能力,于是让三个不是班委或课代表的孩子帮我发卷子。

    想的很好,结果却出乎我意料,孩子完全发乱了,不知道该怎么发。这个我反思了,是由于我的疏忽,没有给孩子讲清楚要怎么发,那事情已经发生了,我也不能责怪孩子,只能让全班同学坐好,一张一张的给孩子核对说明。当时我是这样做的,拿起一张,说明这一张卷子的特点,问孩子有没有,没有的自己过来拿。因为单词的卷子只有一张,说完后,没有这张卷子的同学都过来拿了。后两张是连词成句,一张是正反面,一张单面,那张正反面的,问孩子有没有,下边又开始乱了,很多孩子拿起他们的卷子跑过来焦急的说,“老师,我这是单面,我这是单面”,我当时在想,孩子怎么就是不明白呢?我是再说正反面这一张啊!于是,我再次提高嗓音强调,“我说的是这一张!是正反面卷子,你们有没有?”,孩子们似乎也没能理解,还是在下面纷纷地说“我们的卷子是这样的(手里拿着那张单面的卷子)”,这个时候我有些气急败坏,但是我也在想,孩子们是不是根本就没有搞清这两张卷子的区别?于是,我把两张卷子同时拿起来,告诉孩子们两张卷子的特点,孩子们似乎一下子理解力,分批过来拿他们自己手里没有的卷子,很有秩序。

    回家路上我也在不断反思这个问题,孩子其实并不知道我发的这三张卷子是什么特征,我在跟他们核对的时候,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我跟老师的卷子不一样,而不会考虑还存在另外一张卷子(手里拿的就是另外一张卷子),如果我事先跟孩子们讲好这三张卷子的特征,孩子们能够心里有数,那么核对卷子的时候,他们也不会不断跑过来询问卷子为什么不一样。

    很多时候我们讲课,讲了很多遍,孩子依旧不明白,于是我们开始抱怨孩子傻、孩子笨,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多想一想,我们是不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运用孩子的语言去讲了,孩子有他们的年龄特点,多反思自己的问题,才能发现更多的问题。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刘老师一进办公室就气哼哼地将一只小喇叭放在了我的办公桌上,我斜睨一眼,“又是他,”想起之前没收他的小彩球,玩...
    蓝一蓝一我爱你阅读 191评论 0 0
  • 父亲比较偏爱我带有几分溺爱,小时候父亲经常带我出去玩,我想吃什么想要什么只要是合理不过分他都会满足我的,我和父亲之...
    平凡的心求平凡的生活阅读 171评论 0 0
  • 她飘絮的长发 在阳光下 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绿叶也随风飘荡 带着美丽姑娘的裙摆 美丽姑娘 穿着金色的玻璃鞋 在金色沙...
    塵封缘阅读 387评论 0 1
  • 人,是综合矛盾复杂体。许多相对的极端都可在人类身上体现。善与恶,美与丑,苦与乐…… 此种极端的相对...
    白熊的小胖胖阅读 272评论 0 0
  • 今日头条 前端方向Technical Leader-Data广告系统 【岗位职责】 1.负责头条商业变现相关平台与...
    TonyLan阅读 84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