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教学反思

      《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作者童年时期爱玩陀螺,千方百计地想制作出一只出色的陀螺都没有成功,在生日时得到叔叔送的一只其貌不扬的陀螺,并在之后自己的陀螺战胜大陀螺的事情。课文用生动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陀螺的喜爱之情,淋漓尽致地表现出作者在游戏中的快乐。

      本文作者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去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

      在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生活中如何玩陀螺,以及玩陀螺的感受,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的欲望。

      教学效果本课围绕着教学目标,我取得了以下效果:

      1.整体把握,理清思路我从整体出发,让学生初读课文,出示几个问题:

    (1)了解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

      (2)文章那几段是作者斗陀螺的感悟。

      (3)作者的“快乐”和“自豪”是什么。通过让学生回答问题,理清文章的思路,总结出文中写出了陀螺的制作工艺和玩法——自己制作陀螺——叔叔送我陀螺——上街赛陀螺,从而让学生对文章的思路有个整体的把握。

        2.赏析文章的语言美。本文的以儿童的眼光和心理观察事物、描写事物,字里行间充满了童真童趣。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我的陀螺个头虽小,却顽强得出奇!”“结果呢,大陀螺在这种立于不败之地的对手面前,彻底地溃败了”重点语句,让学生知道这几处都是运用了拟人的写作手法。本来陀螺是没有生命的,但是通过这样的写作手法,把陀螺写“活”了,好像陀螺也有了感受和意识,这样会使文章更生动、形象,表达了作者对小陀螺的喜爱之情。有了这样的体会,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3.结合亲身体验,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陀螺是我们儿童时期一种常见的玩具,通过引导学生交流在玩陀螺时的感受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从一开始做不出一只出色的陀螺“乌云满布”的心情到陀螺战胜大陀螺时“快乐”与“自豪”的对比,让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玩具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

      二、成功之处在教学这一课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还是比较成功的,现在把成功的几方面总结如下:1.始终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以学生为主。在教授本课时,我始终以学生为主体,把学生分成几个互助小组,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按照文章的结构美、内容美、语言美等方面欣赏文章。2.运用了多种学习方法,品读文章内容

      最后抓住重要的环节,体验赛陀螺的乐趣,通过教学,让学生感受到童年时的乐趣,小朋友之间的快乐,小朋友之间的点点滴滴,让人终身难忘。在教学时我抓住陀螺这一线索,说陀螺→打陀螺→得陀螺→赛陀螺→赞陀螺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的含义。

        不足之处:不足之处就是在课文阅读中,学生读书能力太弱,不流畅,需要在阅读方面时行指导训练。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陀螺》是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
    OoMs甄阅读 2,446评论 0 1
  • 《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第三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在50岁时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主要通...
    Swallow3929阅读 8,409评论 1 5
  • 《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文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老师的一篇回忆性散文,它以陀螺为线索,...
    沉淀lyjy阅读 1,836评论 0 0
  • 《陀螺》这篇课文是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和孩子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课文主要以“陀螺”和...
    雪舞之阳阅读 4,618评论 1 3
  • 《陀螺》是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的课文,这篇文章是儿童文学作家高洪波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此文以陀螺为线索,主要叙述了自己的...
    f7f291ffb22f阅读 1,984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