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

    不知不觉简书日更已经有一周了,还记得以前老师说过,养成一个习惯大概需要一周的时间,但是毁掉一个习惯,一天就够了。坚持做一件事情真的不容易,说起人的品质,我觉得自律应该算是重要的一条,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都做不到,我也是一样,本来打算上午来更新简书的,愣是让我拖到了现在。有时候,自己想做一件事的时候,总是觉得时间够用,然后一直拖着、拖着,最后手忙脚乱的做完,说得好听一点,我们把它归为拖延症,说得难听点的话,那就是“懒癌”了。

    “拖延症”一词最早源于爱德华霍尔出版于1542年的书里。几乎是相同的年代,正处于明清交替的中国,一位名叫钱鹤滩的学者写下了脍炙人口的《明日歌》:"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拖延是一项普遍的现象,据一项调查表明,75%的大学生认为自己有拖延,50%的大学生认为自己一直有拖延。拖延其实不算是一种病,是一种给自己的心理暗示,一些自己不喜欢、自己心里排斥的事情,比如洗衣服、打扫卫生,亦或是临近考试,但一直拖到最后才复习。人的不能就是这样,面对自己不感兴趣,自己觉得很难处理的事情,就会潜意识的排斥,潜意识中开始拖延。当你有过一次排斥,你就会有第二次,久而久之,拖延成为一种常态,成为一种习惯,影响着你的工作学习,乃至生活感情。

    我很感谢我的母亲,虽然她的文化水平不高,甚至于连小学都没读完,但是她从小就教导我“今日事今日毕”,几乎每次都是先完成好作业再去玩,而不是想着时间还很多,先玩一会儿也不迟,殊不知玩着玩着就会忘记时间,到最后火急火燎的匆匆了事。拖延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就是怕我们明知道自己做得不对,依旧不思更改。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醒世歌里也有说“静坐常思自己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关键是要认识并改正自己的过错。拖延症也是如此,谁又敢说自己的日常生活中没有过拖延呢。正如消除恐惧最好的办法是面对恐惧一样,面对拖延症首先你要清楚的认识自己的拖延。比如一些自己心理排斥的事情,就硬着头皮去完成它,完成了一次俩次你就会发现其实也并不难,说不定你还会遇到些小惊喜;做好自己的规划,就像是多久打扫一次卫生一样,给自己确定好什么事情需要再哪个时间里一定要完成,彻底执行下去,消灭拖延。

你是否也是拖延症患者?是否正被拖延症困扰着?是否因拖延症失去过什么?那就让我们一起来消灭它吧,摆脱拖延,生活可以更好。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