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南锣鼓巷

今天我和老伴去了坐落在东城的南锣鼓巷。南锣鼓巷是北京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已有140多年历史。因其地势中间高、南北低,如一驼背人,因此得名罗锅巷。在清朝,乾隆十五年绘制《京城全图》改称南锣鼓巷。这里是老北京最热闹的胡同之一,有点像烟袋斜街,街的两边全是铺面房,集旅游购物餐饮于一体,也是古老与现代文化的碰撞地。我尤其喜欢那些有古老韵味的老北京胡同,和胡同里的老北京故事。

南锣鼓巷全长约800米(它的北边是鼓楼东大街,南边是地安门东大街),东西各有8条排列整齐的胡同。这些胡同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齐白石故居在雨儿胡同;矛盾故居在圆恩寺胡同(因修缮未开放);中央戏剧学院在棉花胡同(陈道明、姜文、巩俐、章子怡、陈宝国……等影视明星都毕业于这个学院);《大宅门》中白七爷“白家老宅”也在这里,占地3000平米(从门面上看,白家老宅已是全聚德烤鸭店,只是旁边墙体上挂着的浅棕色牌子上,展示着白家老宅的字样);末代皇后婉容就出生在这里的帽儿胡同,只是现在的娘娘府已经变成了大杂院,谢绝参观。“走在帽儿胡同里,虽然不见曾经的显赫门庭,但其中的往事却令人深思追忆。”

这里还有个万庆当铺,位于该巷3号,成立于民国二年。当时该巷东西两侧的达官贵人,是万庆当铺的主要客户。解放前,万庆当铺因衰败而关闭。2006年8月,万庆当铺墙体重新整修时,露出“万庆”两个字,如今已展示于原地。

走在这条巷子里,欣赏着这些老胡同,我的眼前忽然出现了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和四世同堂里那些老北京人的生活状况……










白家老宅



注:许多知识来自网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