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条河流要流动起来,有三个条件:张力、河道和源头活水。
之前我们讲到了前两个条件:创造性目标带来的张力和让张力变成行动力的方法。今天我们来看河流流动的第三个条件——源头活水,也就是与现实接触。
近的思维方式:与现实接触
为什么说现实是源头活水?
现实就是一部永不落幕的戏剧,随时随地都有新鲜事发生。唯一不同的是,走近它,感受它,其实这是一种近的思维方式。
近的思维方式,就是关注真实的、正在发生的、近的事情。这些事情是流动的、不断发生着变化的。
那相对应的,远的思维方式,指的是关注想象中的、抽象的、远的事情。这些事情常常是静止的、僵固的,是我们头脑中已有的东西。
远的思维就象在看电视,你想看到的和不想看到的都是导演给你的N多假想。
近的思维就象你在河流中要么自由的漂游,要么拼死挣扎,这就是现实。
怎么来学习近的思维呢?我给你总结了三条原则。
第一条原则:用描述性语言,而不用评价性的语言。
就象读书,是你自己感受体会到书中想要表达的情感、内容,而不是别人告诉你。
第二条原则:问具体的问题,而不是抽象的问题。
如果你很内向,其实就是你在用远的思维问自己抽象的问题。
第三条原则:关注现在能做的事,而不是关注事情的结果。
很多人喜欢问自己或别人:“有用没用?”有用没用其实只有等做完一件事才会知道。可是,正是我们头脑中预想的“有用没用”的结果,让我们失去了行动的能力。
焦虑就是来自远的思维,每个人都会碰到焦虑的时候,当它来时你就可以问问自己:
我现在能做什么?
我愿不愿意去做?
感谢您的阅读,文中部分内容采集自陈海贤的《自我发展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