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恩难忘

之一

祝老师节日快乐!

每到教师节的时候,我们对老师说的,往往就是这句话。随着年龄的增长,这句话逐渐变得很淡,淡如秋水,没有了激情,却带着些许的苍凉和厚重。

第一次踏入学校,是在秋天;第一次面对新年级的老师,是在秋天;第一次给自己的老师庆祝节日,也是在秋天。

秋天带给我的,是对过去的迷茫和回忆,同时也让我对未来寄予了更深的期望。我渐渐喜欢上了秋天,对秋天的苍黄也起了敬重之意。

从不再是学校里的学生开始,至今已有20多年了。偶尔翻看毕业时的相片,再看看现在聚会时的照片,不禁莞尔,生命真的宛如弹指一瞬。

但那些老师的模样却并未改变多少,每一位老师的音容笑貌,早已定格在学生的心中,无论世事变迁。

现如今,不知是国内教育环境的问题,还是师生之间的心态转变,师生之情不再那么纯洁。但愿这仅仅是我个人的感觉。踏入社会之后,突然发觉,我又有了老师,而且很多,囊括古今中外。有身边的工作实践老师,有书上的品德指导老师,也有很多优秀的“小老师”。现在的成绩,突出在两件事,德与行。这与学校里的分数高低,有很大的差距。

我的父亲,对所有教师敬重有加。在对待孩子的教育上,只要是老师说出来的,必然按部就班的遵从,从不修改。母亲也是这样,直到年至花甲,仍然记得自己所有老师的名字。

很荣幸,在高中和大学期间,我认识了很多德高望重的老师,更加有幸的是,那个时候我几乎日夜聆听教诲。那时的顽皮给诸位先生造成了很多麻烦,现在想来,年少无知的我并不知道当时的自己,身在福中。直到毕业后的这些年,才渐渐觉醒,那是自己前生积累了多久才获得的福报!诸位先生对于弟子一视同仁,无论男女,无论贫富。

无论是学校里还是社会上,所有教授过我的诸位先生,甚至没有教授过我但却在一边指导过我的诸位先生,哪位不是如此呢?待弟子亲如待己子,亲切、关爱、疏导,无私而又贴心的帮助!若说人间有爱,能担当此说法的所有职业中,教师应该排在第一位。

又到了秋天,又到了期盼已久的节日,一直不知道怎么去给先生们送上份礼物,在这个节日里,我不再重复那句话,只是想,用我怀念的心情,真心的希望诸位先生:身体健康!家庭和睦!少几个顽皮的学生,多几个为社会造福的弟子!

之二

恰逢教师节,受亦成兄相邀,前往云发书画院,拜见李云发老师。亦成兄引荐毕,转身于画板之上挥毫。留余端坐茶几侧,与云发老师品茗,寥寥数语,甚为投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云发老师,安丘官庄人(我的老家也叫官庄呦),自幼酷爱书法,初学于民间杂家,少时临帖,勤攻不辍三十余载,师百家之长,尤攻右军之行体,直追魏晋。

细观云发老师之《秋声赋》大作,初见笔酣墨饱,法度严谨,龙伸蠖屈,一字见心;再纵观全局,但见提顿起伏,一波三折,与原文意境相得益彰,颇有《兰亭集序》和《圣教序》之韵。一时,看得我情不自禁,叹为观止,竟不顾初见失礼,惟驻足观仰,流连忘返,逐一拍照留存,待日后临摹之。

转身,见亦成兄即兴大作完成,不由一惊。与此前之创作相比,如今竟然信手泼墨即成一景,有意境,有画功,不失稳健,又笔透灵性。一年来,亦成兄画技精进如斯,令人肃然敬仰。香山居士的句子,正是我此时的心情,“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疑有声。西丛七茎劲而健,省向天竺寺前石上见。东丛八茎疏且寒,忆曾湘妃庙里雨中看。”

值此佳节之日,邀诸良师益友于张记粗粮馆小聚,遵亦成兄之嘱,遂作小记。

李云发老师的《秋声赋》作品鉴赏

(下图为全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以下为小图)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师恩难忘 情深似海 金秋九月,我们相约兄弟姐妹一家亲群吟诗赋词,其乐融融。 乌云虞云荣第一个...
    金赛月阅读 2,315评论 4 14
  • 老师,一个很光荣,很伟大,很儒雅的名词。但他的光荣、伟大、儒雅,并不是"老师"这个名词与生俱来的,而是一代代、一个...
    小竹筏儿阅读 475评论 2 1
  • 升入初二,课程表中加了一门物理。教我们的物理老师是个老教师,说话好像还有点结巴。他讲课讲的是云里雾里,概念解释不清...
    墙角寒梅阅读 239评论 0 0
  • 谢谢您们,用广博的学识,无私的仁爱,激励和感染着我,让我在今天拥有幸福的同时,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2017年9...
    梦宇星月夜阅读 1,151评论 0 2
  • 作者:陈丰瑞 每个人心中都有让他崇拜的人,我最崇拜的人就是我的爸爸。 记得三年级的...
    大小陈文集阅读 727评论 0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