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4

还有一种对生命进行错误诠释的情况,那就是被宠坏的孩子。他们从小受到娇惯,期望自己的愿望就是法律,甚至认为不需要努力与贡献,就可以受到重视。这样的孩子长大后,一旦发现自己不再是注意的焦点,就会惊慌失措、患得患失。

他们在童年时所接受的教育,让他们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他们在世界上一旦受挫,就会求助于别人;要是未能获得必要的帮助,就会觉得这个世界欺骗了自己。

被宠坏的儿童长大成人后,可能是我们的社会里最危险的群体。有的时候,他们声称是“好意”,会装得“惹人喜爱”,而目的却是为了获取机会控制他人。可在日常事务中,一旦要求他们像一般人那样相互合作时,他们就会撂挑子。

还有的人做出的反抗更加公开大胆,比如说,他一旦失去习以为常的来自他人的谄媚和顺从,就觉得自己被出卖了。他会觉得,整个社会都对自己充满敌意,所以他总是尽力报复别人。假若社会对他的生活方式显示敌意,他就会把这种敌意作为自己受到“虐待”的新证据。

但是,无论被宠坏的孩子是公开反抗还是反叛,无论他们是以柔术驾驭别人还是以暴力进行报复,他们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基于对世界的同一错误认识。他们觉得:生命的意义就是一马当先,要被大家认为是最重要之人,然后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

只要他们继续赋予生命这样的意义,他们所采取的任何方法导致的结果,也都将是错误的。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