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受害者模式:我也时常抱怨部门领导魄力不够,所以部门现在人员积极性不高,都没有工作动力;也抱怨过新来的主管冷漠,不像前任领导那么有人情味,那么人文关怀;也抱怨过现在单位的大环境不好,业务部门互相推诿扯皮,业务管理的活不干给我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麻烦。现在听了课以后才知道,我自己在里面又充当了什么角色呢?
部门确实有部分同事积极性不高,可是每个人的事情是自己做出的选择,我的选择是什么?我选择了努力工作,为的是让自己有成就感、充实感,别人做的选择其实和我自己的选择无关。如果因为他人浑水摸鱼,那么我也要跟着浑水摸鱼,那这是不是另一种形式的盲从呢?因为自己其实知道这样的生活不是自己想要的。
新来的主管和以前主管的性格和管理方式不一样,我的很多负面情绪其实是因为我认为他应该怎样,而事实上他没有怎样产生的。那么,我要做的是学会和不同风格的领导相处,然后找到大家的相处之道。
单位大环境不好,我自己抱怨然后不想办法尽可能改善自己的工作方法,那么我和我认为推诿的业务部门同事又有区别吗?没有,所以与其像祥林嫂一样一遍遍抱怨,不如想想怎么改善这种状态。
不过发现,思想的改变还是不能及时反应到行动上,还是存在滞后性以及反复性。经常自己再一次抱怨后,发现自己又陷入了受害者模式。
看到他人的受害者模式:一年前认为丈夫是一个标准的受害者模式,因为他总是抱怨挑刺,觉得全家人都对不起他。但是我发现当这一年我自己改变以后,其实丈夫的受害者模式也改变了很多,虽然还是有抱怨,但是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即使还是会忍不住脾气挑刺抱怨,可是随即该做的事情还是会做,也会及时收拾情绪。这真的像团长说的那样,别人怎么对你都是你教的,当自己改变的时候,不知不觉间外部环境也在跟着变化。
看到同事们的抱怨,有时候还是会忍不住附和一下。不过有时候还是能够向他们表明,可以从自己开始,改变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还是自己坚持学习,滋养和成长自己,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周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