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2-17

这世上存在很多那些恩将仇报和不懂感恩的人,以及在一段迫害关系中,害人者变本加厉的对受害者施加迫害的行为,并且害人者觉得自己没做错什么,甚至觉得自己做的是对的。这样的例子如校园霸凌、部分恶性杀人行为和种族大屠杀。

对这样的现象发表下你的看法吗?你觉得这样的事情为什么出现?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害人者的行为会是这样?不做对、错、好、坏的道德审判,仅就现象说下。

我是赞同霍布斯在《利维坦》中的论点的。

中国有句老话:斗米养恩,石米养仇。这不就应验了霍布斯所洞察到的人性吗。偶尔的帮助让人感恩,持续的帮助别人就会当成是理所当然,你停止帮助他反而会记恨你。其原因或许真如霍布斯所言,小小的恩惠可以偿还,无法报答的恩惠会演变成羁厄。

我自己也有些猜测,但是不太严谨,仅作参考:可能在超出报偿范围之后,人们内心又渴望继续获得帮助,可一方面已经无法报偿了,这时候人们在内心里给施恩者编织了一个让自己可以问心无愧的接受其恩惠的动机,这种动机肯定会把施恩者扭曲成有利可图的对象,我就不费脑子去猜测和列举了。

我一直跟别人说,人类是重度自我服务者,一切让自己不舒服的状态都不允许存在。而大脑又是这种自我的参谋长,总能编造出各种理由以让自己内心平衡,让内心舒服。《人的全景》这本书把人的这种行为比喻成“弹簧人”,当内心的“弹簧人”被拉扯或扭曲之后总会恢复原样。

我不止在一本书上看到描述这种本性的内容,老喻也在他的课程里说到过这种本性。

从这一点看,人是多么的没有自由意志的,人性是多么经不起审视的。

至于第二个问题我也同意霍布斯的论点,可以补充一点。

在人性里,有保持前后一致性的冲动。这点我想你是知道的,还原到进化过程也是可以解释的。前后一致性是获得群体信任的一种基础,说到就得做到。信任基础的重要性我就不赘述了。

那么在校园霸凌事件里,这种倾向的作用发生在迫害者对受害者施加的伤害超过无法补偿受害者的那一刻。在这一刻迫害者的内心同时启动了“弹簧人”机制,大脑开始编织出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的“故事”,甚至会扭曲成自己是对的,受害者活该的程度。为了保持前后一致,只好继续伤害,甚至变本加厉,不断强化大脑给他们编织出来的“信念”。

在校园霸凌事件中,有些迫害者的家长也持跟迫害者一样的想法,维护迫害者。

恶性杀人者和种族屠杀的心理过程同样如此,就不一一展开了。

你回想一下你之前看过的新闻,或许能回想 起类似的现实事件。你当时的心情是如何的呢?

做错事的人是不知道自己做错的。

《正义之心》这本书的封面上赫然几个大字“为什么我们总是坚持我对你错”。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各位家长,同学们:新的一周,新的开始 1、周一到周五坚持看名师课堂直播学习。每天发学习照片到微信群里。(需要家长的...
    一水666阅读 2,720评论 0 0
  • https://newsroom.sprint.com/executive-team/ Sprint执行团队简历和...
    Nomodel阅读 3,430评论 0 0
  • 大家好,我是七年13班的李湘。古人常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而作为一名初中生的我,看着此刻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深...
    大橘子小橘子阅读 721评论 0 0
  • 一、变量 1.什么是变量 变量是指在程序中开辟空间存储数据用的 2.怎么声明变量 1)语法 变量名 = 值 2)说...
    LI3e0阅读 1,027评论 0 0
  • 时间, 岁月是何等挥霍, 匆匆, 在梦里闪过, 七月流火, 烈焰染过红花, 寒冷再雕琢。 沉迷在虚幻与奢望中, 好...
    靖中北阅读 2,755评论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