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晴时已是夏深,夜却显得不那么厚重,草木清透自然,窗下有风凉。这种畅快与“竹深树密虫鸣处 ,时有微凉不是风”不谋而合。
远处的竹林和树丛里,传来一声声虫子的鸣叫,一阵阵清凉的感觉迎面飘来。但诗人杨万里认为这并不是风,或许就是大自然宁静的凉意。我想他的夏夜追凉便是与心的相宜吧!
生而为人,时常陷入动荡的内在,略显单薄,会毫无防备。心一沉的时候,往往是够不着豁达的,无数颠颠簸簸的感觉,焦躁、不安、恐慌,于是,悲从中来……显然渲染还不够热烈,或者说没能生出“矫情”来,又怎能俘获心意?
我以为的“矫情”,是柔软而富有光泽度的,没有不合时宜,并不是无力的,相反来得极好。越是周遭的环境,越能将低落附有的波动触底反弹。所谓觉得风凉,便是相由心生的,一草一木皆是入了眼,是矫情袭击了自己,让人学会享受静谧,获得重生。
庸闲无一事的时候,她在闹,他在笑。
她说这样了有趣味的日子,从前不以为意,如今深以为然。他看她的眼神里,恰好是他最喜欢的样子。
像个孩子一样,大抵是爱情里最好的幸事,柔软而活脱脱的温和。
年纪轻将所有的深情都显得矫情,任凭嬉戏打闹,纠缠不休,显示出另一种心意罢了……而一对白发苍苍的老人互相搀扶过马路,你看到的矫情都转化成了深情……诚然,所有心意的附加词,就都是那么一回事,明朗而流畅时,自然是相通的。
爱情里不能怕被辜负,心里一旦住着动荡,或深情演绎,或矫情开来,你要找的人便会情切的逼近。
心泛起涟漪的时候,是在漂泊吗?不,这一点也不起波澜,反而,是一种宁静致远,所有矫情都是自己与自己的相遇,是久别的重逢。
学会将心意腾出空来乘乘凉,享受孤独,恣意,赏花赏月,酌酒自醉......你不会茕茕孑立,形影相吊,风凉会袭来,满满的,妥妥当当!
大抵是自然而然,被心意极其丰满了,时有微凉不是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