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虽然研究的是同一个金融市场,但是出发点却截然不同。好比两棵树,拥有同一个树冠,却生于不同的根。传统金融学假设人是理性,理性 意味着很多东西可以用数学推导,市场不用过多的干预,因为自己会调节;而行为金融学认为,交易是由人做出的选择,从心理学角度发现人很多时候并不理性,他们很多时候会受情绪的左右,从而做出一些错误的决策,有时候这种错误会产生系统性的偏差,如果不主动人为的干预,市场有时候将乱作一团。
理性与不理性本身就并存在人身上,就像行为金融学和传统金融学并存一样。短期的市场行为当中,心理学为我们揭示了绝大多数投资者会犯什么错以及为什么会犯错。正因为有这些错误的产生,让资产的价格低估或者高估于价值,才让少部分投资者的行为金融学交易策略提供了盈利的可能。而放在更长时间的维度去考虑,传统金融学认为价格总是会向价值回归。传统金融学之于行为金融学好比灯塔一般,它们是一种短期和长期的关系。
下面总结一下在投资过程中非理性行为:
(一)认知过程的非理性
(1)信息收集阶段的认知偏差——信息收集阶段,信息的来源分为两类,当信息来源于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常常容易产生易记性偏差;当信息来源于还没有被你记住的信息时,容易受首位效应和末位效应的影响。
(2)信息处理阶段的认知偏差——代表性偏差。归根结底,代表性偏差源于人们以为小样本的代表性特征就可以用来做推断。
(3)信息输出阶段的认知偏差——过度自信。过度自信指人对自己能力的认知超过了自己的实际水平。主要表现在,过度自信使人低估风险,做出不必要的买和卖。
(4)信息反馈阶段的认知偏差——信息反馈阶段,人的认知偏差主要有自我归因偏差、后见之明偏差、认知失调、确认性偏差和神奇式思考等。正是因为在信息的反馈阶段存在这些偏差,导致了人们并不能像传统金融学预期的,可以通过不断的反馈学习而纠正自身的错误。大多数情况下,你都会重蹈覆辙,踩过的坑下次还会再踩。
(二)决策非理性
(1)参考点依赖——任何选择不是看绝对水平,而是看相对水平。参考点与历史水平、期望水平、他人决策等有关。最常见的是历史水平(成本价)。
(2)盈利和亏损的不同风险偏好——人在盈利时讨厌风险,喜欢落袋为安;人在亏损时却偏好风险,希望能够扳本。这样的风险偏好,让投资者很难在牛市中赚到头,却又会在熊市中一亏到底。损失厌恶让你不想把亏损变成既成事实,风险偏好又让你想要搏一把,就这样,在熊市里,你越亏越狠,越狠又继续亏,最后赔得一塌糊涂。
(3)错判概率——心理概率并不等于实际发生的概率。
(4)狭隘框架——投资上的狭隘框架在横截面和时间序列两个维度都会出现。横截面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对资产组合没有全局观,关注单个资产的涨跌,导致没有正确理解风险。时间序列上的狭隘框架主要表现在频繁清点资产,对每个时间点的资产孤立来看,这会受到参考点很大的影响,从而影响决策。
(5)心理账户——本质上是狭隘框架的表现,关注于单个心理账户当中资产的表现,而不是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
(6)选美博弈——金融投资其实就是在猜别人。你认为别人是怎么想的,比你是怎么想的,更重要。你想盈利,,你应该把钱用来买那个你认为,别人觉得最好的股票。同样,用逆反的思维去考虑,去买那种没有人愿意买的价值股同样是机会,不过选美博弈更像是短期市场的博弈,选择价值股是相信在更长时间的维度内会回归价值。
(三)典型的交易错误
(1)分散化不足——熟悉偏好,只投自己熟悉的资产,背离了分散化投资的原则。
(2)简单分散化——资本配置中的一种偏差“1/n法则”,指的是投资者知道要进行分散化投资,以分散风险,但并不了解分散风险的正确做法,往往采用非常简单朴素的一种资本配置方式,即简单平均。
(3)过度交易
(4)卖出行为偏差——投资者会过早出售盈利资产,过长时间持有亏损资产。售盈持亏是错误的,反之,售亏持盈也不对。
(5)买入行为偏差——追涨杀跌、有限关注、摊薄成本偏好、重复做同一只股票。
(6)羊群效应——爱追逐热点投资。
在中国以散户著称的市场上,这种人性的错误非常常见。因为绝大多数的错误,为少数机构制定能打败市场的交易策略。
下面来列举一下普遍的交易策略:
(1)规模溢价和价值溢价
(2)短期市场的惯性交易策略,长期市场的反转策略
(3)应计交易策略和盈余公告后漂移策略
只有了解人性,才能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