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市淄川区,家乡的独特唱念

     说起家乡戏,脑海中想起的不是具体名词,而是姥爷总爱看的那个频道。小姥爷和小姥娘也算是当地的戏曲艺人,逢年过节聚在一起,大家总会起哄让小姥爷和小姥娘唱一段,所以在我心中,戏与老人像是冰糖和葫芦,缺一不可的存在。

      起初我认为地方戏的意思是一个地方的剧种,可是听了小姥爷的一番话,我才明白可能地方戏的定义有很多种,比如,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就是喜欢唱这段,这便可以称为自己心中的地方戏,一个地区即使村与村之间挨得很近,他们所喜欢的剧种也可能不太一样。小姥爷和小姥娘唱的是吕剧,所以就从山东吕剧讲起吧。

     可能不只是在我的家乡,许多剧种最开始的时候也是街头戏,形式是以家庭为主,一般是夫妻二人,在赶集的时候,一拉一唱,作为一种谋生的手段,相传,吕剧之所以取吕字,就是因为是夫妇二人,两口子,合为吕。发源地是山东广饶滨州地区,创始人是时殿元,主要乐器是坠琴、扬琴等,代表曲目《王小赶脚》、《井台会》等,故事情节通俗化,但相对而言程式性不高,在演唱过程中,没有固定的动作和念白,这也可以算是传承方面的一个阻碍,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这个地方改改,那个地方动动,待以后人们听到的曲调已失去了原味。1953年山东省成立了山东吕剧团,把地方小剧搬上舞台,吕剧正式走进人们生活。与现在不同的是,最初的演出形式是两个人,并没有表演,在腔调中找寻着知音,倾诉着生活的艰辛。

      随着吕剧在淄博人民群众中越来越受欢迎,人们哼唱着,逐渐又演变出了新剧种——五音戏。五音戏的发展历经了秧歌腔、周姑子戏、杂社、五音戏四个时期。发源地是章丘文祖镇,主要乐器以高胡为主,还有扬琴、琵琶、二胡等。相传创始人为铁笛,但最广为人知的是邓洪山先生,艺名鲜樱桃。代表剧目有《王小赶脚》、《拐磨子》等,内容多为生活日常,更加贴合群众,有些剧目与吕剧重合,有种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事情节基本不变,但唱腔以淄博乡音为基础。与吕剧有所不同的是五音戏属于乡村戏,最初是由乞讨者自发集聚起来参加庙会,红白公事讨口饭吃,再到后来便是戏曲爱好者组织起来,逢年过节到各个村庄进行演出。由于所流传地域的方言、风俗等差异,大致划分为东、西、北三路。东路、北路因中国近代史上战乱荒旱,百姓生活困苦,民族艺术遭到严重摧残,缺少了专业剧团的沿袭,解放前已基本消亡,北路和东路肘鼓子在博兴县和桓台县还有一些民间老艺人在演唱,现在的淄博市五音戏剧院,属于西路肘鼓子,也是现在仅存的、唯一的一个专业演出院团。在网上查阅资料,发现“邓洪山”“鲜樱桃”出现的频率特别高,他还与梅兰芳先生、余叔岩先生同台演出,且与梅兰芳先生结为好友,在程砚秋先生来济南演出时,听闻鲜樱桃在淄博周村演出,还专程到周村拜访过他,两人讨教切磋,成为好友,荀慧生、尚小云也都是邓洪山的好友,在我看来,如此有影响力的人物,他的剧种怎么能落寞,还落寞成这个样子,仅有一个剧院在坚持。作为淄博人,没有想到五音戏的传承已摆在眼前,真真的。小姥爷说,如今听戏的时候发现,五音戏的唱腔特色大嗓变小嗓,很多人都唱不出来了,何谈传承。

     按照地域来讲,还得说说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的聊斋俚曲,它是蒲松龄先生平时自己哼唱的民间小调,以二胡、高胡为主,收集乡间故事,自己谱曲,哼着哼着便流传开来,但是普及范围不广。据资料显示,淄川是明清俗曲重要流布地区之一,蒲松龄坐馆三十余年的西埔毕家是豪门贵族,一直就有编写演唱俚曲的传统,这给蒲松龄编写俚曲故事准备了极好的社会氛围和条件。蒲松龄集一生之阅历,汇明清俗曲之精华,取诸宫调、南北曲的曲牌联套成曲,终于完成了15部俚曲的创作。无论是在文学方面,还是音乐方面,这些俚曲均具有极高的价值,代表曲目有《耍孩儿》、《墙头记》等。但在本地人看来,聊斋俚曲的发展传承并不乐观,首先它的唱腔特色相对小众化,是以淄川方言为基础,多数人听个热闹,看着注释本也不理解是什么意思,传承人也基本是蒲氏家族及其后人,平时靠着蒲松龄故居传播一下,唱上一段供游客欣赏,可近些年来当地的旅游业发展相对落后,在小地区中隐藏的的它们就更加鲜有人知。

      最后,和小姥爷说起传承方面,在他参加的戏曲方面的比赛,参加人的年龄在40-60岁之间,年纪大的唱不动了,年龄小的喜爱度不高,如果有的家庭想让孩子学戏曲,也都是送到大地方,像地方小戏很少有孩子来学,像北京上海等地,老师也好,氛围也好,在那里这是一种文化,然而在地方上,只能是一种打发时间的爱好,甚至还像以前一样戏称戏子,受不到尊重。有一件事我受到的感触特别大,小姥爷说,在剧团下乡演出时,台下观众叫好声不高,只看不鼓掌,礼节不到位,所以有些剧团演出时会把我们这里拉到黑名单,略过这里到别处演出,是态度变了味道。在政府方面,演出资金不到位,活动办不起来,不禁想到,如果政府加大对戏曲的支持,宣传戏曲文化,使人们对其看法改观,那是不是一切都会变美好,来我们家乡演出的剧团多了,戏曲活动多了,喜欢戏曲的群众多了,那学习它,传承它的渐渐也会多了。戏曲文化传播,传播的是那种精华,地方戏研究,研究的是那种老辈人哼唱的习惯。通过对家乡戏的进一步了解,希望下次有机会可以去趟蒲松龄故居,在门前贩卖故事的小店,听上一段俚曲的过往,然后,纪念。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4,530评论 6 47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6,403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1,120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770评论 1 277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758评论 5 367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649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8,021评论 3 39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7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931评论 1 29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59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751评论 1 330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410评论 4 321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9,004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69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203评论 1 26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5,042评论 2 35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93评论 2 343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