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瘾”二字,向来在我们眼中不是一个褒义词,毒瘾、烟瘾、游戏瘾等,往往是具有一定危害性的成瘾行为。
像毒瘾和烟瘾这样的更多的是生理上瘾,但相对来说是少数人,特别是毒瘾。
《欲罢不能》让提醒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应该应该是:行为上瘾。
1、刷屏,是为保护私人空间还是上瘾?
有没有发现,曾几何时,尽管很多时候没有紧要信息接收,我们仍然反反复复的拿出手机查看。我这个人也有一个瘾,那就是每次在坐地铁的时候,喜欢“偷窥”别人在用手机做什么。我可不是偷窥狂,只是自本科学广告学一类养成的习惯,从开始刻意观察手机一类媒介使用,到现在也已经成为一种瘾了。
其实,在地铁里面,对着屏幕的人们无非在刷微信、微博,或者玩游戏看小说,还有很多不停的在不同的APP之间反复切换。还在北京上学的时候,曾看见一叔叔用360反复杀毒,可能是一种清楚的快感吧。
行为心理学是这样解释上述行为的:一般来说,30厘米是一个亲密距离。而在地铁里面,特别是高峰时期,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过小,所以就将转移注意力到手机上,进入虚拟空间,从而保证自己的私人空间。
作者通过诸多神经科学的研究证明了这行都是某种程度上的行为上瘾。仔细想想,我也手机上瘾了,有时候乐此不疲的刷着某乎上面的段子,“什么瞬间惊艳到你,用视频展示”“姐弟恋是什么体验”一类的。
就像书中的神经科学研究者不能避免一些行为上瘾一样。作为一个媒介研究者,我也深感无法避免媒介使用上瘾。
2、用手机养育孩子合适吗?
马克思他老人家说了很多话,比如有的可以引申为:人制造工具,工具塑造人。当然作为一个美学和媒介研究生,我的研究课题也是媒介与人的关系,人创造媒介,媒介也反过来塑造着人。
软件设计者们特别是游戏设计者深知运用心理学的方法来使得人们爱上媒介,“赞同”“反对”“游戏勋章”“交流”……
按照“设计伦理学家”特里斯坦·哈里斯(Tristan Harris)的说法,问题并不出在人缺乏意志力上,而在于“屏幕那边有数千人在努力工作,为的就是破坏你的自律”
想想最近很火的“抖音”不就是一个例子吗,媒介技术的产物。
当然这还包括很多其他因素,人们的展示心理、获得感一类的。可不要小看软件背后各种人才支持,他们可是费尽心思从各种学科挖局使人上瘾的机制。
其实,更可怕的是,父母们将电子设备作为一个让孩子安宁的绝佳手段。
社交媒体彻底塑造了我诊疗的年轻一代人的大脑
乔布斯设计了他所谓“人人手里都应该有一台”的pad,但是他的孩子却没有。因为很多设计者其实深知其中的便利与危害。
技术提供了方便、快捷和自动化,同时也叫人付出了很大的成本。人的行为部分受连续不断的条件反射式成本效益算计所驱动,这一算计决定了人会做某种行为一次、两次、一百次,还是完全不去做。一旦好处压倒成本,人就很难不反反复复地去做它,尤其是该行为又恰巧击中了人的神经乐符的时候。
曾见一问:毁灭一个人最好的手段是什么?答曰:良好的网路、方便的食物供应。说到底就是一个残酷的温水煮青蛙。最近不也流行远离舒适区的名言吗?
该书作者也说道:
实际上,上瘾在很大程度上是环境和氛围促成的。
而反思一下自己,的确也该马上离开这个相对舒适区,再撑一下,上3个月没两周一天的课撤离这个地方,要毕业的前几个月又回来吧。
3、自律,可行吗
曾经有各种手机APP出现,督促行为,比如我要做学霸,种子习惯,番茄钟表
从个人经验来看,这一类APP是不利于学习的,当用APP计算自己学习时间时,很多时候往往将心思放在了我要学够多少时间,而不是放在问题的解决上。
就算学够了两个小时,某道数学题没有解决那又有什么意义呢?
每天画画、写字一小时,某个笔画问题没有解决有什么意义呢?
而在这个不断的关注中,反而使得自己对于手机依赖越来越严重,不断的查看手机。当学习了1个番茄钟,觉得休息一下,而拿起手机,不断的点开各种APP,原来设定的5分钟休息时间往往可能10多分钟甚至20分钟。反正之前是这样的,说休息10分钟,结果从微信到知乎,很快20分钟过去了,才依依不舍的回到学习工作中。
而打卡,则是另外一种上瘾,慢慢的变得关注数字而忽略了事情本身。16年考研的时候,我居然每天坚持背单词打卡,打卡日历上倒是显得战果辉煌。但其实对于我的英语可以说是相当鸡肋的,单词量更多的是从英语阅读上学习获得的。
曾经有段子:将手机绑在宠物腿上获得朋友圈行走排名。如果现在打开淘宝,搜索“计步神器”一类的,估计都会被它的销量吓一跳吧。截图为证:
而且这只是其中一个!
而曾几何时,网络上也疯传一种关于“自律”的文章,什么“自律的女人最美丽”“自律才能自由”这样一类的。然而,依靠自律或者所谓的意志力真的有效吗?作者这样认为:
使用意志力的人会最先失败
为什么这么说呢?已经不记得是从那一本书看来的,意志力其实是一种有限资源。当早上逼着自己自律,吭哧吭哧的干了一早上,到了下午晚上,会发现很难提起劲来,于是内心开始斗争:已经学习了一上午了,放松一下什么的。
所以不要妄想通过所谓意志力来解决这个问题,人的意志力有限。如尼采所言的强人意志,我曾经一度崇拜尼采,经常用笔在自己手上写强意志三字,现在看来真傻,有多少精力够这种强意志消耗啊,都是需要吃需要抱抱的人。
当然,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好习惯代替坏习惯
构建远离诱惑的环境
抑制和分心相配合
回过头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三个字:就是干
一个字:狠
上瘾具有破坏性,因为它们挤掉了工作、玩耍,进而包括基本的卫生和社会互动等其他基本追求。
所以,行动吧。
阅读了拙文的你,点个赞
让我简书上瘾,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