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像

        青春期追过星么?有过偶像么?有,肯定有,已经不能说出具体的是谁,有一些模糊的点。

        一年多以前开始听“蒋勋细说红楼梦”。500天左右,只听到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dan)膻。

讲得慢,听得专注,品得慢,更多的是因为中途跑出去听了很多的延伸音频,看了很多的相关书籍。

      去欧洲之前,反复听“蒋勋聊艺术大师”,一路在听那些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艺家,听翡冷翠……,在米开罗广场看到了大卫像,回国后继续听发现,广场上的是复刻品。1873年原作存放于佛罗伦萨艺术学院画廊,维奇奥宫门口展示的也为1910年的复刻品。

    听到此,着实一身冷汗。没有见识,没有常识好可怕。如此近距离的接触,尽不知其中缘由;真品就在广场旁的学院画廊内,人极少,却没得见真颜。此一件事,让我从此小心谨慎,多查多看,也让我不敢再呱噪言论,尤其是评论。

    由此,听米开兰基罗,听达文西,听梵古(高)。中途又出轨买来《苦难巨人 米开兰基罗》、《梵高传》,更贪心地想看高更的画作。

      在“美,看不见的竞争力”,《孤独六讲》、《天地有大美》,“池上日记”,“逍遥游”,“苏轼”,“美,看不见的竞争力”……这已经繁杂到把我的贪欲勾引到无法看得过来、无法听得过来的程度。

    完全无法理解,一个人怎么能建立这么广阔、这么深刻的知识体系,理解认知?

    9岁的儿子与我一起共同探寻,尤其是音频,有一种让人听进去不愿出来的沉沦。一次对儿子感叹:“我好想去台湾看看这位神人,或者他有机会到内地读者见面的时候,不管是哪都会飞去……”说完,我们一起笑着说,这就是“追星”。

      是,这就是偶像了。一位向导,如但丁《神曲》中的维吉尔。

      喜欢我的,我们一起勾搭做朋友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