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去参加了卓越父母专业课的研讨会,为期两天的会议结束后,给我很大的触动。与其说是学习怎样教育孩子,不如说学习如何成为更好的自己。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 在《什么是教育》中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是的,教育孩子就是用自己的言传身教去影响她,然后就是静待花开的过程了。
现在各种各样的证书层出不穷,却唯独没有父母证。我们在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的情况下就已经为人父母,而且一做就是一辈子。时代在变化,而我们教育孩子的方式还是延续了父母的模式。
有一次听到一位男同事教育他家儿子的理论: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我真的很震惊,这是上世纪最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现在竟然还在用。
我也常常听到身边的妈妈吐槽自家的孩子拖拉,胆小,爱哭,爱发脾气等等缺点,随意一个妈妈至少能说出三四条来,而且我们往往发现别人家的孩子都挺完美的,自己的孩子毛病很多,为什么会这样呢?
首先是我们对孩子的期待值太高了。越期待越在乎,越在乎越期待,期待越高,问题越多。
再就是注意力的方向产生焦点,注意优点就能发现优点,注意问题就会发现问题。我们总是希望孩子改掉不良的习惯,我们对她的要求趋于赞美,所以我们总是盯着一点点问题不放,无形中把孩子的缺点放大了。
作为父母我们要透过缺点找优点,透过现象看本质。我试着用这种方法去对自己的孩子,慢慢的我发现孩子的缺点越来越少,优点越来越多。原来问题的本质还是在我这里,我改变了看待问题的角度,我用正面的充满爱意的角度去看待孩子,孩子变得更可爱了。
现实中总是听到很多父母抱怨自己的孩子种种问题,却很少有父母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的源泉。在原生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这段中我真切的认识到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我们的一言一行,甚至一个表情都被孩子看在眼里。父母不经意的争吵可能会跟孩子心灵留下阴影。
会场中有一位妈妈,家里有两个孩子。她说自己经常会莫名其妙的觉得无助,深深的无力感,而且经常和爱人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儿争吵。老师在看了她的原生家庭图后得知她的父母也是经常吵架,而且妈妈一直是逆来顺受的那个人。她从小和妈妈很亲密,所以吸收了妈妈的感受,一旦有相同的因素激发,那种无力感就来了。她以前最讨厌爸爸,而现在却成了爸爸一样的人,动不动就发脾气,想找人吵架。当年父母的无知全都由她买了单。听了老师的解析,她当场痛哭流涕,可见原生原生家庭留给她的印痕是多么深刻。
现在我们为人父母了,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成长才能给孩子更好的原生家庭。我们要拥有高自尊才能给孩子树立更高的价值观;我们要知行合一,说到做到,才能让孩子诚实正直;我们要承认我是一切的根源,才能让孩子有责任心;我们要有能力选择去爱,才能让孩子将来有更好的选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