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病虫害”对生态环境变化的一些思考
相信大家对病虫害都很熟悉,农业方面的研究也数不胜数,因为其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但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又是怎样的呢?近些年看到的一些涉及植物功能性状之类的文章,采样方法中提到的大多数都是说选取生长状态相似,健康的成熟叶片等诸如此类的说明,但我们近些年可以明显看到,以黄土高原的造林工程为例,很多刺槐以及柠条等主要造林树种都发生了一些病害,相信南方的森林也应该存在类似的现象。如果采集的是健康的,成熟的植物器官,那如何去衡量发生病害对这个植株造成的影响,进而影响该植株对这一片林子的生态影响,再放大至这个区域更无从估量。可能是自己查阅文献的技能有待提高,自己查了下,貌似没有发现去研究这类病害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姑且就叫“生态病虫害”吧。
我们通过叶片或者其他器官估算生态相关功能以及库如果都是基于健康的叶片,那是不是远远高于实际的情况呢,同时被忽略的不健康的器官对于生态系统的影响又有着怎样的规律或者可能也无从而知。对于生态病虫害的影响效应,我们是不是应该思考一下了。再就是自身感应到近几年明显感觉环境变了,变得怪异了,感觉二十四节气需要重新定义区间了,毕竟老祖宗那会的气候和现在可是千差万别了,再就是极端天气的增加,黄土高原的整体生态环境在一定意义上是变好的,但不能否认强降雨,暴雨的天气增多,同时也造成了损失,这也是要考虑如何去规避的,以免造成重大灾害。
整体思绪有点乱,说的不得当的请批评指正,非常欢迎就这些问题进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