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这首听弹琴,居然能把“不合群”写的这么清新脱俗!

        李白曾在诗中写道:“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虽然是酒醉之言,却也不无道理!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确实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做事特立独行,而且连兴趣和爱好也与众不同,但是这些人往往有着出众的才华和过人的能力,对人对事物总是有独到的见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虽然不是是人口中所说的“圣贤”,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就是在其他人看来,这些人都很“寂寞”。之所以说它们寂寞,就是因为他们的见解太过独到,他们的思维模式往往让人感到难以理解,在精神上难以产生共鸣。

说的深奥点,就是无法与其他人产生灵魂上的交流。通俗的讲,就是“不合群儿”!

图片发自简书App

这种“不合群儿”人不光现代有,在古代的时候也有。在古代时,他们有一个更加文雅的形容词,叫做“曲高和寡”,这样一听起来当真是不一样了,立马有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感觉。

“曲高和寡”的意思就是一个人的曲调太高,很少能够跟得上,很少有人能与其随声附和,而另一层意思则是指知己难觅,很少被人理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其实古代的很多文人墨客都是“曲高和寡”的,或者说是“不合群”的,比如“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李太白,“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还有“千首诗轻万户侯”的张公子——张祜。

这些人大都不愿与世俗为伍,看不惯当时那些达官显贵的丑陋面貌,因而他们的仕途也都不太顺利,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才得以寄情山水与诗文,才能为后世留下一首有一首名垂千古的诗篇佳作。而我们今天要欣赏的这首《听弹琴》,就是这样一首“曲高和寡”诗作,它的作者也是这样一位“不合群”的人,下面就是这首诗的正文:

《听弹琴》

泠泠七弦上,静听松风寒。

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静静聆听七弦琴上弹奏出来的声音,是如此清新淡雅,让人感到神清气爽,犹如那万里长风吹去松林,荡起的阵阵松涛声,令“我”心旷神怡。

图片发自简书App

虽然“我”很喜欢这首从古代流传下来的曲调,可是时至今日,已经很少有人问津了,大多数人已经不再弹奏这首曲子了。

以上便是这首诗的大概意思,也仅仅是字面上的意思,然而我们要看的不仅仅是表面,我们要深入理解作者要通过这首表达的内在含义,下面我们来共同研究一下。

图片发自简书App

首先诗人以琴声入耳开篇,“七弦琴”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种比较传统的乐器了,因为在唐代人们所喜爱的乐器已经由传统的“琴瑟”转变为了“琵琶”,如白居易有一首著名的诗就叫做《琵琶行》。

图片发自简书App

所以诗人才会在下文写到他听的是“古调”,而“今人多不弹”就很好理解了,当时的人们都沉醉于“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的享乐之中,朝野上下皆是一片纸醉金迷的景象,哪里还有人与诗人一起共抚琴弦,静听松涛,这才是诗人感到落寞的缘由。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不禁联想到自己因为不随波逐流地去阿谀奉承权贵,而屡遭排挤,怀才不遇,报国无门!这浑浊的世间,诗人就像是一股格格不入的清流,无奈只能孤芳自赏。故而留下“古调虽自爱,今人多不弹”,这句千古一叹!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不知今天的各位,是否也有过这种“曲高和寡不合群”的感受,希望大家不会像诗人这样知音难觅,而是能够做到雅俗共赏,去更好的融入到生活之中,结交更多有趣的朋友,去感受生活的美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唐诗三百首详解(一 行宫 唐代:元稹(yuán zhěn) 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译...
    汉唐雄风阅读 6,037评论 4 29
  • 你现在在哪呢? 北京。 哦~北漂啊! 北漂,我从来没有意识到自己和这个词有什么关系。 印象里北漂应当是和艰辛、打拼...
    打字少女萌爷阅读 229评论 0 0
  • 今天的太阳真好。成天上班窝在屋里,真是辜负这美好时光。
    star卫星阅读 81评论 0 0
  • 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美好,但也没那么糟。 古人云,人能常清静,天地皆悉归。 心静则智生,智生则事成。 以律人之心...
    二月仙阅读 323评论 0 1
  • 最近对自己有一个觉察,发现自己对某些人总是抱有成见,当产生这种成见后,会对他所做的事和所说的话都不相信或者不认同,...
    曲海文_教练阅读 577评论 6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