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细雨中。二月二,龙抬头,早上小雨很应时的播撒给枯寒了一冬的大地。本来想跟着金杯户外走“龙洞军区门口~凤凰台~马蹄峪~石佛~黑鱼台~三界碑~中心岭~北草峪~椿树沟~白云洞~马蹄峪~龙洞军区门口”这条线。不过群主北哥非常谨慎,怕路面湿滑,爬山不安全,就取消活动了。
群里几位山友没有看到早上的通知,还是坐车来了。我们几个人一会合,决定跟着一个轨迹走。
“年年二月凭高处,不见人家只见花”。今年的二月,只有向阳的连翘早早开起了花,来迎接春天。山野虽还是萧索,但很多芽苞都萌动着春的生机。
朝阳洞高大轩敞。敞开在凤凰台的阳面山坡崖壁上。地上随时可见古建的基座,断裂的石碑。周围还有好几个荒废的院墙。不知道当年是些什么样的人住在这里逍遥修行。



贴着崖壁横越,山崖上有很多浑圆的石洞,不知道是天然还是人为。山路窄仄,刺枝横逸。跟着轨迹来到凤栖崖。
花”。今天是二月之初,只有向阳的连翘早早开起了花,娇俏的迎接着春天。山野虽还是萧索,但很多芽苞都萌动着春的生机。
再来马蹄峪,偶遇几位户外大神,跟着他们开启了一天的觅洞探险之旅朝阳洞高大轩敞。敞开在凤凰台的阳面山坡崖壁上。地上随处可见古建的基座,断裂的石碑。周围还有好几个荒废的院墙。不知道当年是些什么样的人住在这里逍遥修行。
贴着崖壁横越,山崖上有很多浑圆的石洞,不知道是天然还是人为。山路窄仄,刺枝横逸。跟着轨迹来到凤栖崖。美丽的名字,惊险的奇观。勇士们轻松跃上比肩而立一步之遥的崖柱之巅。我瑟瑟的为他们留下勇者风范。
离开凤栖石,沿古道下马蹄峪,去石隐洞,再去拜谒四年前曾礼拜过的那尊菩萨。端坐在石隐佛顶上的壁龛里,和站立两侧的侍者,衣褶生动,宝相庄严。继续上行走三界碑,继续去找轨迹上的几个洞。
迂回曲折,绕白云山一周,再沿一条小路下马蹄峪。幸亏有满山树木扎根在近乎垂直的山坡。手脚并用,登山杖和树木交换的支撑住擦滑的身躯,终于进入到一条原始森林般的峪沟。这里温度暖煦,峪底的石头上竟长满了翠绿的青苔。还有很多不知名的野草也是茂腾腾的这里一朵,那里一颗。
小心翼翼的踩稳每一块石头,不时低头钻过缠绕的藤蔓。又开始了另一座山的爬高。又遇见一位年轻的爬山大神,一只手提溜着一个轻飘飘的纸袋子,轻身简装的追上了我们。看着他矫健敏捷的攀岩身姿,我竟然想到了燕子李三。
艰难攀爬过一堵崖壁,很快就看到了象鼻石。将军洞和凤凰洞都是透明洞。洞中有洞,别有洞天。我们一行人在洞里钻来爬去,毫不忌讳满身的尘污。玩的不亦乐乎。我们一致认为凤凰洞应该就是轨迹上的刺猬洞,如果没有轨迹的引领,一个人应该很难摸到这里。
见多了悬崖峭壁,经过将军崖,落鹰石,还是很惊艳。不知道是谁给他们起这样象形的名字,只是想想就很壮美。离开这里,很快我们就到了凤凰一线天,也是让我现在心犹寒的地方。
即便山友给我绑了一根有十五米长的攀岩绳子,我还是身心狼狈。几乎是直上直下的一线天。幸好有几个树根可着力。如果腿长臂长,应该能自行攀爬而上。奈何我身矮腿短。在绳子的加持下依旧无从着力。幸好上下都有指挥的。告诉我脚踩哪里,手抓哪里,身贴哪里,我用尽了洪荒之力,才终于一步步的被山友提溜上去。回望攀爬而上的一线天,竟有点不可思议的小得意。
之后的路虽依然有小惊险,但曾经沧海后,就都不在话下。当终于又回到起点入山路上,天竟然又放晴。“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一阵孩子的银铃般的笑声穿过密林。细碎的阳光洒在路.上,朦胧的绿意正在酝酿。我们都相信,在初春的呐喊里,总有山川复兴,总有-一抹亮绿在人间的枝头触摸烟火的倒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