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读者朋友们,好久不见,我又回来了。
很多人都在后台留言问我,这段时间去了哪里,做了什么,现在是什么样子的。
我想了想,似乎也该有个答案了。
1.
2016年10月11号,是我停止发文的日子。
从那一天起,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发过一篇文章。
记得那天晚上,我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总觉得生活中少了点什么。于是我迷迷糊糊地爬起来,打开电脑。鬼神神差地写下了几百个字,这才心满意足地睡去。
之后,每天500字以上的总结就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任务。除了记录心情,还有当日完成的任务,一方面记录自己的生活,另一方面也算是督促自己吧。
就这样,一天接着一天过。一转眼就到了11月22号,我看到了新生大学在招聘编辑。想了想自己也算是笔耕不辍地连着写了数百篇文章,便试着投了一份简历。原本也没报什么希望,结果在11月25号那天收到了面试的邀请。
激动之下,又不禁有些犹豫。原因很简单,当时我的身上仅剩不到3000块,除去往返北京的机票就只剩下不到1000块。如果面试没过,后面的日子又该怎么过呢?
那时候,突然想起了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中的一句话:
“在许多年后,你才会意识到很久以前看似平淡无奇的决定,竟会给自己带来如此深远的影响”
我最终还是选择拼一把,买了机票就收拾东西上路了。
飞机晚点40分钟,落地后打开手机一看,凌晨2点08分,飞机居然在晚点的情况下按时到了北京。我不禁有些后怕,这是得飞多快呀。
为了省钱,我决定在机场等候清晨的第一趟地铁。坐在候机室的我,想了很多陈年旧事和虚幻未来,也许我也会成为一个北漂呢。这样想着,差点儿坐着睡过去。
期间,我去了一趟洗手间,在进去之前,我有两个担忧:
一是行李怎么办?
二是要不要带纸进去把坐垫盖起来?
就在我走进首都机场洗手间的一刹那,我恍然大悟——人往高处走果然是没有错的。一眼望去,洗手间的空间特别大,左手边有纸巾,右手边有坐垫纸,再往上还有放东西的木质隔板。我就像没见过世面的山炮一样,嘿嘿嘿大笑了起来。那时候,我觉得北京真好。
清晨6点20分,我等来了第一趟机场专线。由于自己严重低估了帝都的温度,一边懊恼着一边就着严寒不断流着鼻涕。
2.
一直听说北京的地铁人很多,亲身感受之后发现只要不换乘,其实还可以勉强接受。
到了住处已经9点多,我开始为下午的面试做准备,整理了一下主要有这么几个问题。
为什么这份工作要选择我?
一、我十分认同笑来老师的多数观点,并努力践行。
二、我喜欢看书、也喜欢写字,这与工作的要求相似。
三、我英文能力还不错,也与工作的要求类似。
四、我的可塑性还不错,属于经过简单培训就可以上岗的靠谱员工
你对公司了解多少?
这一部分最好将自己的故事,以亲身经历加上细节再加上一些特殊的情绪。比如我,就是先通过罗辑思维了解到笑来老师的书,再然后了解到学习学习再学习公众号,后来在笑来老师的理论帮助下践行写作,加入新生大学社群,再后来跟着笑来老师的写作课的帮助下,写出了几篇成品,对于我个人成长的意义,非同一般。
之前的离职原因?
以客观不可避免的原因为主,比如:公司倒闭、部门合并什么的。或者也可以像我一样直说公司与我想要的有一定差距,并非是我想要的成长环境。
3.
下午2点半,我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了公司楼下。
这真是一个好地方,旁边就是大裤衩,周边也遍布形形色色的商铺、培训机构、健身房。突然就很想在这里工作。
2点55,距离约定的时候还差5分钟,我鼓起勇气走进了办公室。
一开门,“新生大学”四个大字就已经映入眼帘,人力姐姐领着我走进了一间会议室,还帮我倒了杯水。
面试我的是两个人,一个是现在的Boss,另一个是曾拒过我无数稿件的编辑。
面试的过程比我想的要简单,就是单纯地聊天,问一问过去,说一说现在,想一想未来。
面试结束后我听到了那句很官方的话:
“你先回去吧,有消息了我们通知你”。
我有些小失落,但不知道为什么,内心却是十分激动的。
第二天,我就回了广州,落地的第一件事是发信息告诉面试我的编辑:
我安然抵达,请他放心。
第三天,我就收到了试用的通知。决定之前,跟家里通了电话,很难形容母亲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总感觉她对于我不考研的决定有些难以接受。
不过这都不打紧,因为我即将加入一份梦寐以求且极具挑战性的工作了。
4.
北京的物价很高,且试用期也还没通过,目前暂住在朋友的房子里,算是一个纯正的“北漂”了吧。
每天清晨,我都会趁着天还蒙蒙亮的时候,躲避人流高峰期,乘一个小时的地铁去公司。下了班,也会刻意在公司待到九点,看书也好、听讲座也好,把自己放在安静的环境里充电,再坐一个小时的地铁去公司。
现在的工作我很喜欢,每天读很多的书、看很多的资料、写很多的文章。有时候,我甚至觉得这一切有些非真实的梦幻。
过去的半年里,我只做了一件事,坚持写作,找到了自己喜欢的工作,不仅更加坚信那句话:
当你真心想要做一件事,全世界都会帮你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