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之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自信心源自心理学,“自信与不自信原本是描述人在社会适应中的一种自然心境,即人尝试用自己有限的经验去把握这个陌生世界时的那种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
还是从先身边的故事讲起吧。
我是不够自信的,特别是在上台演讲方面,我会很紧张,一紧张都不知道要说啥,别说现场发挥了,连计划好的都完全忘记了,当然也得看规模和场合。而我又是特别期望能在演讲方面得到锻炼的。所以,对于一些演讲活动,要不要参加我需要先克服自己的心理障碍。
历史上我遇到过的情况,举例一二:
有次,当我讲完从台上下来后,身边的人竟然没人评两句,继续听下一个人讲,我想“我一定是讲砸了”。
有时候,会有人跟我说,讲的不错、很好,我不知道说啥,可我还是忐忑不安,我想“是真的不错吗?”
当然,也有遇到讲完后告诉我,还需要多锻炼,我想“却实,我的演讲能力不咋行”。
还有,有时我在前面讲的时候,下面有人出去了,这是很正常的情况我自己也会这样。我看到了,这让我更加紧张,对于不自信的我,不会认为是他是因为有事走了,我会认为“是不是我讲的没意思或者没价值”
我也不曾忘记,那句让我感觉麻木的话,麻木并不是心痛,是不知道该产生什么感觉,而我现在只是铭记,一点也不生气,谁没惩过口舌之快呢。那次,我上台讲完,客观的说,那次的确是我讲的最糟糕的之一,他来了句点评,在台上他说“某些人这辈子演讲水平都别想超过我了”。我听见了。但我什么也没说,我不知道怎么回应。
看到了吧,想做我朋友难不?很多时候,你夸我不行,贬我不行,不说话好像也不行,都会让我怀疑自己,都会让我产生忐忑不安的心理过程。你最好不参与我的演讲。或者,对于我这样不自信的人,你最好的办法是,装作对我演讲内容的某一话题感兴趣,与我探讨,我想这可能会让我觉得舒服一些,把我供着,希望供着我的时候你不觉得累。
前段时间去理发,现在不办会员单次剪发竟然都要到38了,真是贵到没边了。但我也会忍着内心的不舒适,做出一副答应的很轻松的样子,“38是吧,ok!”。坐在剪发椅上,等了一会,一位瘦瘦的、穿着利索、说话声音洪亮、整体显得很自信的理发师、他叫“阿鹏”,他用水笔写在我面对的镜子左上角介绍到。于是我们开始聊天。
-“帅哥,你可以叫我阿鹏,这次您想剪什么样的发”
“好,你看着剪吧,快夏天了,稍微多剪掉一些,可以就按原来的发型,或者按你的想法剪”
-他来回梳理了一会说,“你这头发自然卷,可以先把他弄直,这样发型才能出来”
我说“不用了,我一般不做头发”
-他说“我剪发13年,今年30了,要我说,你这头发做一下效果能出来,不做没法剪”
我说“还是不用了,你就在这有限条件下发挥你的水平吧”
-他就继续开始剪了,说了一些怎么剪怎么剪,我就答应答应。然后他聊到“有女朋友没?”
“没有”
-“现在这时候应该多花钱打扮打扮,这样才能吸引到姑娘”
我说“是,我确实在这方面注意的少了”
-“特别是头发,花不了几个钱,头发做好了,人整体都显得精神了”
我说“是是,头发的确对形象的影响很重要”
-在这时候他说的话不知道发什么疯了,他说“像咱俩往那一站,谁吸引的妹子多”
“我估计,一般没有妹子主动上来跟我说话”这时,我心理就有点烦了,我就顺着你的牛逼说吧,懒得起语言上冲突。
我们有聊了很多,其实恢复了这半天的对话,我就是想重点描写下面这两句对话:
-他说:“我觉得你是比较容易受别人影响的人,是不是?”
这尼玛就尴尬了,你是让我说是还是不是呢,我说不是,还得去证明不是,我说是,我觉得不是很舒服,这尼玛是理发师套近乎办卡说的话吗?那我就满足你的正确性吧,你说是啥就是啥,让你,感觉,很舒服。。
我做出思考状,说:“差不多吧,是的,也算是容易受影响吧,不过还得看什么方面吧,在某些方面我没什么观点”,说出这些话时,没有一点忐忑不安。
-他说:“我说的是吧!”
之后我们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沉默,他不找话,我也不会说话,气氛已经说的比刚见面时尴尬了。
为什么讲这两个故事呢,我也不知道。可能是想表达,自信的表现是个比较抽象难以捕捉的,就像第一个演讲的故事,就可能表现为,在不自信的地方,不希望被别人过多的关注或对比,如果别人过度关注会造成忐忑不安的状态。一旦别人提出意见,如果不是正向的评价,那么心里就会特别的脆弱,想要去证明自己,告诉他其实不是他说的那样。
而第二个故事,承认是一个易受影响的人时,是对自己的一个负向评价,对自己的负向评价往往是一个不自信的表现,而在那个实际场景,其实我并未感到忐忑不安,既然你说出来了,那么给你想要的,不想扯那么多。否定自己的正确性,我想也可以是自信的一种表现,肯定别人的正确性,也同样如此。
我便思考,杨舒平演讲与柯洁表达的期望使用中文提问,为什么经过爱国,变成了轩然大波?
就像我选择参加某个演讲一样,我第一要处理的事情是战胜自己的恐惧去选择要站到台上,接下来,才轮到该怎么准备一个好的演讲。
关于,杨舒平的演讲话题,我们讨论的从不是她演讲内容所涉及的观点,而大部分是在讨论她是否爱国?总是要先解决基础的问题,如温饱问题,解决不了基础问题,哪有精力去处理真正的问题呢。
关于,柯洁表达的期望使用中文提问,我们在讨论的并不是关于新闻发布会的规范与秩序问题,用什么方式更加合适,如果一个会中文的人给一个只会中文的人提问却使用的是英语,是否可以建议其用中文提问。我觉得柯洁做的很对,表达出了自己的意见。
为什么我们需要自信,我想至少有这样一个理由,因为如果不自信,那么在去解决真正问题前,需要先去解决自信的问题。
我们解决自信问题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四个自信”,要每天喊。就像对着镜子说,今天的我TMD真JB帅!我肯定因此更加自信了,不然为什么我会昂首挺胸的出门呢。
后记,本想把关于基础问题爱国的话题放到之三,但暂不计划写入,没那么多为什么,纯粹的懒。
转自我的博客 http://www.keepangry.com/shuping-keji-four-confidence-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