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6 罗杰斯的科学观

《个人形成论第十章》  要人还是要科学

在这一章里,完整描述了罗杰斯在心理治疗的研究过程曾经存在的内心冲突以及如何化解这种冲突,从而形成整合统一的科学观。

首先,我非常尊重罗杰斯的这种态度:坦诚、质疑、然后不倦地寻求答案,直至得到一个可以说服自己的结论。在进入船长航线以来,由于认识被改变很多,在学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我也有很多存疑。对此,我并不感到焦虑或者困扰,甚至感到高兴和愉悦。这些疑问的出现是因为我在消化吸收船长带来的新认识,但是在内化、思考的过程中,由于个人的经验或者学习能力问题,与新知识有冲突或不理解,这会促使我进行更深更广的思考。在周一的分享大课中,船长说大脑的高级加工活动可以滋养我们的灵魂。我想虽然这种带着疑问的思考还不一定到滋养灵魂的高度,但是却可以让我感受到自我的存在,远离了空虚和焦虑。罗杰斯在文章中写到,他的这个内心冲突是通过了几年时间的探讨与思考才得以整合。我的那些疑惑更加不着急了。

其次,罗杰斯经过几年时间整合的科学观于我非常有学习价值,也改变了我的科学观——科学存在于人。

”所有的知识——包括科学的知识——都必然是人们主观认定可接受的东西。“”科学,还有心理治疗,以及生活中所有的其他方面,都植根于一个人的直接的、主观的经验之中,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科学起源于内在的、完整的机体经验,这种经验只能得到部分的不完美的传达。科学是主观经验的一个阶段。

这一观点,在之前的一些知识课堂里也听到过相似的,即科学是主观的,科学不是发现,而是去用自己的方式去解释等等。但是罗杰斯的分析更为透彻,从创造性阶段、现实检验、研究的发现、科学发现的交流、与谁交流和科学应用的各个环节都找到了主观的身影。

如果我们一直以为最反应客观事实的科学都是主观的,那么我们的主观是多么的强大有力,而且”一切可为“。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玛丽案例发生在1986年,罗杰斯去世之前的几个月。 玛丽案例是在一个“表现治疗”的培训班上所做的示范面谈。表现治疗...
    暖阳_1332阅读 1,318评论 0 0
  • 【当日新文】及【作业要求】 李克富‖那段被删掉的精华 作业:(1)将文中加黑部分读三遍!(2)思考并回答,您的世界...
    张凯丽1985阅读 424评论 0 0
  • 罗杰斯:人性治疗的大师 (此文摘自百度文库) 摘要:罗杰斯是美国著名的心理治疗家,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创建者之一,也...
    三鱼甘阅读 2,509评论 0 0
  • 六月,烈日炎炎,其它的花都已凋零,而荷花却在这时随风为人们送来阵阵清香。 池塘里,一片片荷叶挨挤在一起,像一个个碧...
    顾写意gxy阅读 271评论 0 0
  • Github Link of This project The Github link of this proje...
    戬杨Jason阅读 253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