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次越高的人,越是在买东西时拎得清。在解释这个问题之前,请大家先来做2个测试。
1、你打算买一双鞋,楼下的A超市售价为100元,而此时恰好你收到一张宣传单,在步行十分钟路程的B超市,同款鞋售价为50元,你会选择在哪一家超市购买?
2、你在C商场看到某名牌包,售价为11100元,而此刻你接到D商场的促销短信,此款皮包售价为11050元。恰好,从C商场去D商场的距离也需要步行十分钟,你会选择在哪购买?
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在第1种情况下,愿意步行去B超市,但是在第2种情况下,却可能选择直接在C商场买单。
理性地说,无论哪种情况,时间成本相同,节省的金钱也相同,人们在两种情境下的选择应该完全一致,可事实并非如此。
很多人认为,在第一种情况下,商品降价了50%,这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而第二种情况下的商品仅降低0.45%,几乎微不足道,不值得付出。
也就是说,这两笔交易给人们带来的“交易效用”是不一样的。
交易效用理论由经济学家理查德•塞勒提出。所谓交易效用,就是商品的参考价格和商品的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的效果。
通俗点说,就是合算交易偏见。即人们在交易中会过多地参考价格和商品实际价格之间的差额,以寻求交易中的心理效用,比如因为打折,又省下了多少钱。
这种合算交易偏见的存在,使得人们经常做出欠理性的购买决策。
生活中,这种现象随处可见。比如你去超市购物,本来只打算买一支牙膏,却因为受到促销活动的影响,最后买了满满一购物车的东西。
意识到交易效用偏见的存在,你会恍然大悟,很多时候刺激我们购买欲的并不是物品本身,而是商家的促销活动让我们产生“贪便宜心理”,诱惑我们掏出钱包。
然而,虽然知道了这种偏见的存在,但我们仍然很难在购物时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和理智,也不能随时随地背出那些道理,理性地看待自己不理智的购物行为。
但只要遵循2个购物原则,就能有效地管住自己的手。
①选购商品,应该从实用性角度出发。
当你需要购买长期、频繁使用的电器或其他大物件时,如冰箱、彩电、大衣等,在可承受的价格范围内,一定要选择款式最基本的商品。因为“基本款”比较实用,一般不会出错。
②按需购买,拒绝囤货。
囤货模式存在的根本,主要是来自“过了这村就没这店”的心态,越少越要抢,越抢越恨不得多囤点。这是人之常情。
但其实过度囤货,很多时候带来的并不是便宜,而是吃亏。
首先,囤货吃的第一个亏可能就是“过期”。这一点大家应该都有体验,我就不多说了。
其次,从“理财”的角度来看,囤货吃的第二个亏就是“隐性成本”。
在网上看到一个观点,我觉得很有道理:
首先囤货意味着提前消费,即便不考虑透支可能出现的利息成本,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投资理财上面的投入减少。
按照5-6%的年息收入来计算,这意味着每个月为了囤货付出5‰的利息损失,如果囤2个月就是1%,半年就是3%左右。
打折促销天天有,我们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花在比价上。
把追求小折扣的时间用来读书学习运动健身,花时间投资自己,你赚到的就不止是一点了,而是换来整个人生的上进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