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的故乡?又是谁的布鲁克林?

看明日之子的一些精剪时,典型文艺工科男胡宇桐同学念了一首来自谷川俊太郎的《故乡》:

灵魂在这个世上的故乡是音乐

越过耳朵听到的声音和看不见描绘的地平线

灵魂归去

人却在诧异它回到了哪里

在这个世界的故乡之前

不是还有那个世界的故乡吗?

灵魂也许知道

这样想的人急不可耐

寂寞又快乐


一首很美的小诗,让人陷入了关于故乡的沉思。

前些天恰巧看了《布鲁克林》这部电影,女主远离故乡爱尔兰只身去到纽约,希望可以闯出一片天地,最后不得不在现实面前对故乡和异乡之间做出艰难选择的故事。在影片类型里,它被归类为爱情喜剧片。出乎意料的,那些爱恨纠缠在影片中似乎并不是那么突出。更让我触动的,不是她在两个男生之间的选择,反而是故乡和异乡之间的选择。或许,这些选择里,还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故乡是什么呢?一个有甜有苦的地方,这里或许有可爱的邻居,也可能会有刻薄的街坊。当我们在这里找不到实现自我的支点时,故乡就成了奔向远方追求梦想的起点。等我们来到了远方,故乡又变成了一个盒子,被远方的显示击碎曾经的幻想的我们,总是忍不住打开它,里面有村口的老榕树,闲聊的爷爷奶奶,还有永远在忙活的妈妈。这时候我们问自己,远方真的好吗?要回家吗?只是,好不容易从故乡来到远方,想回去,没有那么简单了。如果说故乡是曾让你哭的地方,远方就是让你努力不哭的地方,只有努力生活,才能获得远方的认可、真正融入远方。

可是可是啊。。。

故乡不曾让我流泪, 我也未曾对远方有过幻想。于是在这样的难以权衡里,我迷失了方向。

不过,别担心。

灵魂,也许知道。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