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思维导图比较火,各种网络的、实体的培训班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我和8岁的小朋友都跟风报名,去年我报过一个成人班,小朋友今年报了个儿童班。
先看看小朋友第一节思维导图课的作品。
虽然稚嫩,但清晰地表达了小朋友本身。他是什么样的人,他讨厌什么、喜欢什么都一目了然。仔细看一次,发现了一个小秘密,他居然讨厌妈妈。那是因为最近要开学了,作业一多,妈妈就从温柔淑女秒变河东狮吼的女神~经!妈妈们,都懂的。
这张图他大约画了一刻钟,老师只是引导他,思维导图该如何挖掘和表达一个主题。
那么,思维导图到底是什么?
简单地说,就是用一张图表达出与主题相关的关键环节及细枝末节,让人一目了然。它强调发散思维,以一个主题为中心,用发散性的联想思维组织思想、进行头脑风暴、改善记忆和想象力。
这一号称“革命性的学习工具”,最初是由英国人东尼·博赞发明的,他也因此被誉为“世界大脑先生”,现在全世界使用思维导图的人已经超过2.5亿。很多人把它用作会议、演讲、学习、管理等。
小朋友学习思维导图有什么用?
一、有利于联想记忆;
二、有利于理清思路;
三、有利于化繁为简。
可以用于描述自身、描述一件事、背课文、总结各种知识等。
小朋友如何画思维导图?
一、找到主题。在一张白纸的中心画主题,用一个词或画表达中心思想。比如,分析水果。
二、在发散思维基础上确定分支,每个分支用不同的颜色区分表达。
比如,水果有哪些?如何分类?可以按颜色,还可以按味道、还可以按形状,还可以呢?按季节!主要分支下面再可以延伸二级分支,二级分支下面再可以延伸三级分支。
三、用线连接中心图像和把中心图像分支,在每条线上写关键词。
先把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连起来。以此类推。让各分支自然弯曲,呈曲线状。再在主干线上写关键词。
用这种方法,就可以用一张简单的图记住相当于数万字的笔记,而且环环相扣,脉脉相通。
大朋友、小朋友们,你们看明白了吗?思维导图听起来神秘,其实很简单,只要在思维上大胆发散、敢于想象,在方法上坚持以上三步,就像画一颗树,有主干,有枝干,还有枝叶,让主干、枝干、枝叶紧密相连,相信你的思维之树一定会常青常绿,焕发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