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在一次活动中我认识了方菲。那时候她是一个主持人,在一家地方卫视播新闻。活动中我和她一直住在同一个房间。女生在一起总是特别容易产生革命友谊,两天后我们已经很熟络了。晚上回到各自的房间开始了无所不谈的卧谈会。也是这次和方菲的相识,让我看到原来生活充满着无数种可能。
方菲在上大学的时候学的是金融。她爸爸帮她挑的专业。毕业后把她安排到了一家离家很近的银行工作。由于是关系户,同事们似乎都对她不那么友好。可那又怎样呢?方菲还是凭着人美性格好,当然还有关系因素,很快做了经理。和她一起进入单位的同事们还在原地踏步。方菲说周围的人总说羡慕她,有个好爸爸,替她铺路。而她已经开始厌烦这种被规划好了的人生。工作稳定之后她爸又开始安排相亲。男孩都是她爸千挑万选的,她只负责见面。他们大部分家境殷实,学历漂亮。有一次她和一个男孩吃完饭,那男孩儿送她回家,到了家楼下那男孩突然冒出一句:你看咱们几月结婚合适?方菲愣了三秒没说出话,像被什么说不出道不明的东西噎住了喉咙。她甚至连对方叫什么也没记得太清楚,而对方开始谈结婚。这太荒唐了。也是那个瞬间,击破了方菲的底线。她突然想奋起反抗,这25年,好像从没做过自己。如果继续下去,这只有一次的人生岂不是白活了。她认真思考了几天做了一个惊人决定。她把工作辞了,拿出自己两年来的积蓄,打算认认真真去用自己的眼睛看看这个世界。这件事给了方爸爸不小的打击。他觉得女儿变了一个人,脱离了他的管控,一时难以接受。但方菲是铁了心的,顶住压力走了大半个中国。其间还在云南的一个小山村支教了两个月。她说自己就像第二次青春叛逆期到来了一样,无论爸妈亲戚打电话怎么劝,这一次她决心要做自己。并且走得越远这种信念越加强烈,坚定。
和方菲住在一起的那些天,每天工作结束回到酒店我就开始缠着她讲那些经历。在认识她之前我觉得这样的故事也就是电视剧里随便演演。甚至她一脸认真的讲,我会问她:你确定这不是你编来博取我的仰视的?方菲大笑说,我还想给你讲我“坎坷”的职业生涯呢?听不听了?我又一脸臣服的示意她继续。
方菲后来在北京北漂了四年。这四年,她做过新东方的老师,新东方唉~还在一家咖啡店打过工,跟着日本老板学了做手冲咖啡的好本领。后来一次机缘又做起了主持人。她老爸见她自己也能过得不错,也就再也没出来掺合她的生活。她说她爸打电话意味深长的说让她走好自己的人生时,她在电话这头泣不成声。她觉得自己已经彻底赢回了属于自己的一些东西。她开始变得更自信。
现在她主播也不做了。她爱上了一个香港男人,和那个男人一起在深圳开了一家文化公司。事业,爱情双丰收。
我从心里羡慕着这样的人生。也佩服她有打破舒适的勇气和去创造更多可能的毅力。更重要的是她还尝试了很多人向往的种种职业,并且每一种都做得有模有样,完美收场。如果人生是一场体验。那她的这张体验券一定是VIP级别的。带给她这样精彩生活的不是别人,是她自己。比起那些年纪轻轻就在安逸岗位平淡度日,到点结婚,到点生娃的人来说,方菲的生活不算平稳。但是却充满了无数种可能,那些无论好坏,自己都不会后悔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