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的周末时光,全部用来陪孩子考试了。提前五分钟下载打印试卷和答题纸,然后再担起监考员的职责,陪着孩子紧张了两天。采取这样的检测形式实属无奈,网课开了一个半月,学习效果到底如何,老师没底,家长发慌,孩子们其实也是焦虑的。为了保证检测发挥应有的诊断意义,老师要求家长全程监考,以免某些不合理情况的发生,造成时间的浪费就得不偿失了。
于是,沏一杯茶,捧一本书,在沙发上或躺或坐,不敢随意出入,弄出任何响声,都会招来一记白眼,半梦半醒地坚持了两天,这滋味儿不怎么好受。竟至昨晚做梦竟梦到自己考试,内容荒诞至极,醒来还累得不轻。不做学生多少年了,考试的魔咒深入骨髓,只要创设相关的情境,现实的法则就会在梦境中重新编辑,这便是触景生情。下午,全部考试结束,下楼在小区里一边转一边跟女儿说起梦里的经历,引来一通嘲笑:“典型的心理素质不过关,我考个试,你监个考,就紧张成这样。”
好笑吗?我想,如今面临中考、高考的考生家长,与我相比恐怕有过之而无不及吧。在至关重要的成长节点,有过经历的人惯常根据以往的印象对即将到来的事情做出片面的预估,国人大多是悲观的评价,往往更容易让人陷入焦虑,更何况疫情的发展使这一切充满了不可预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