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Q小娜
首先,他的全名是: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
第一反应,好长,有没有?
其次,百度搜索,第一眼,看到这张图片,很man,不愧“文坛硬汉”兼“美利坚民族精神支柱”,有没有?
再次,往下看看这两张,是不是直接可以舔屏了呢?
最后,言归正传,今天可不是来看照片的。提到海明威,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这样一句话:“美国20世纪著名的小说家,我知道的;《老人与海》嘛,小时候就看过了;他最后好像还饮弹自杀身亡了。”还有人会想到他另外的两部英文小说:《太阳照样升起》和《永别了,武器》。
现在,我们先不聊《老人与海》为什么能让海明威拿到诺贝尔文学奖,也不谈他在美国文学史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究竟占有多大的分量?
这些读者自行百度,统统可以获得你想要的所有答案。毕竟,手指头动动就可以知道的东西,这里实在没有必要再浪费大家过多宝贵的时间了。
我们今天试着来说说他的人格魅力,也许你可以从这个角度看到一个不一样的海明威。
之后,当你再次阅读他的文章时,可能会更加明白一些。即使无法做到感同身受,但是好歹可以从这位伟大的作家身上获取一些你想要的“精神食粮”,进而可以让你独自一人面对这个冰冷的世界时,不会感到那么的慌乱与不安,至少你能体会到什么叫“热血阳刚”。
从小,海明威就生活在瓦隆湖的农舍,他的童年都是在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中度过的。他喜欢并且热爱关于那里的一切,甚至于到了晚年,他也会让自己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一个最明显的行为就是,他时常到杳无人烟的地方旅行。他喜欢独来独往,悄无声息地来去。
打猎、钓鱼,甚至是在森林和湖泊中露营等,这些可都是他平日里最喜欢做的事情。上了高中以后,拳击、足球也是海明威最爱的。多年以后,可能你很难想到,这样一个如此喜欢大自然并热爱生命的人,怎么会选择自杀?也许,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他,即使依然对这个世界饱含柔情,但是却早已“遍体鳞伤”,何止于伤痕累累。生命的价值,于他而言,早已超脱生死,也不在乎是否“活得漂亮,完整”。
就在1961年的夏天,他在爱达荷州克川市的家中,用双管猎枪自杀身亡了。而当妻子听到枪声下楼时,他早已面目全非了。叹哉!
关于他的遗言,有这么一句。
“人生最大的满足不是对地位、收入、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满足,而是对自己的满足!”
英文原版如下:The greatest satisfaction in one’s life is not the satisfaction of income ,love,marriage and family life,but satisfaction to his own.
那我是这样理解的。生命于你自己而言,每一天都弥足珍贵,应该好好过。那些你用一去不复返的时间与精力换来的名利与地位,终有那么一天,会离你而去,烟消云散;就连我们终其一生都在追求的浪漫爱情与美满婚姻甚至是幸福和谐的家庭,在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虚荣心在作怪罢了。
当一切繁华逝去以后,你白发苍苍,病态愁容之时,会发现,人生从来都是把握在你自己手中的,无关他人,甚至与你生命中的一切人与事也无太多关系。最后,只是你自己,是你的心理力量最终支撑你渡过你人生中的一个个难关。想靠别人,或者借助外力,终是徒劳。
要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带着使命活在这个世界的,就如同海明威。
我们再说回海明威。
现在的我们,高中毕业以后,大多数人是要上大学的。就连海明威,也是如此。
只不过他活着的那个时代,赋予他更重要的生命意义。他要上大学,也要工作,同时还要战争的压力。这是唯一不同之处。他的父亲希望他入读大学,但是他毅然选择放弃,以18岁之龄开始当记者,正式开始了他的写作生涯。也正是受职业熏陶的影响,海明威渐生写小说的念头。
再到后来,他不顾父亲的反对,辞掉了记者一职,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他被安排到在红十字会救伤队中。
到达意大利前线之后,海明威亲眼目睹了战争的残酷。他甚至对死亡也有了新的看法,他在给母亲的信中写道:“死亡是件非常简单的事。”
而就在这次参战中,他几乎尝尽人世间所有的苦与痛,甚至走到死亡边缘。
1918年7月8日午夜,海明威在意大利前线的一个洞穴中为士兵分发香烟和巧克力,一颗炮弹在附近爆炸,他被弹片击中倒地,两名意大利人抬起他往医护所跑,但很快就被子弹射倒,海明威的肩和腿又中了弹,腿部被打成蜂窝状,后取出28块弹片。
之后,他又被送到米兰的美国红十字会医院,前后一共动了13次手术,后来医生将多数弹片取出后,为他打碎的膝盖骨用铂金换了个假膝盖。
可想而知,海明威那时既面临巨大的精神痛苦,又面临着肉体的折磨。精神煎熬之于他人生的意义就是让他的人生理念也有了对痛苦深刻的思考:人生本就充满着痛苦,既然在痛苦和磨难面前,人类永远是无能为力的,倒不如坦然地面对这一切。
关于人生的痛苦,海明威在《Turn Nobility》中这样说道:
But all sunshine without shade ,all pleasure without pain,is not life at all.
但是,只有阳光而无阴影;只有欢乐而无痛苦,那么就不是人生。
反正人生到头来,也是一场注定要失败的战斗,既然如此,那么何不活得壮烈!灾难来临之时,怎么躲也是躲不掉的,倒不如勇敢一点,再乐观一点,挺过去。
活着,我们的态度是很重要的。仪式感要强!
人类可以在肉体上被消灭,但是精神却不能被从根本上毁灭。
请感受一下,海明威的原话。你会发现,他真的可以给你一种活下去的勇气与力量。
But man is not made for defeat. A man can be destroyed but not defeated.
人不是因失败而生。你可以被摧毁他但是不能被他打败。
一味抱怨,一路叽叽歪歪过来的人注定是无能之辈,是生活的弃儿,在他的身上也只能体现人性的懦弱。要知道,有时候,忍受痛苦也许才是尊严的出口。
所以,我们并不是天生就强大的,而是后天经过磨难“练就”的。有那么几个特别艰难的时刻,你想要放弃了,觉得不能承受生命之重,那么请相信:你并不孤独!也许没有人在你身边,告诉你,应该怎么活下去。可是,你再坚持一下,不要放弃,也不要着急。让自己接受自己所面临的一切,并想办法“找出一条缝”来,然后拼命长出牙来,只要能吸收到阳光,就不愁活不下去。
用心记一下海明威一下的这一句话。
The world is a fine place and worth the fighting for and I hate very much to leave it.
这个世界是一个美好的地方,值得你为之奋斗。我非常不想离开这个世界。
有时候,“死扛着”是人类内心的依托,隐忍坚韧也只不过是表象而已。正如同在海明威的笔下,这种人格魅力就体现在《老人与海》中的渔夫圣地亚哥的身上,同样的精神状态也被称为“keep grace under pressure.”(重压之下仍保持优雅)
时间再次定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在1941年12月8日宣布正式参战,海明威也义无反顾地要求加入海战。他将自己的渔船比拉号改装为侦察船,在古巴近海进行搜索德军潜艇的工作。后来,他更是自行成立自己的党派,可谓是“真真正正地活着,与时代活在一起。”
来感受一下,他个人强大的时代代入感以及他那与生俱来的自由独立意志。
No man is an island, entire of itself; every man is a piece of the continent, a part of the main.
一个人既是而又不是孤岛。有时,他必须是世界最坚固的孤岛,然后才能成为大陆的一部分。
此处建议默读几次。
写到这里,我们再谈谈“活着”这件事。这也是一件既严肃又十分重要的事情。我个人非常看中活着的方式,以及怎么活的问题。想想我们这些普通人,自然是无法与海明威相提并论的,毕竟他可是活在了时代的最前列,始终按照他想要的那种生活方式过完了他的一生。他想成为千千万万美国人心目中的“硬汉”,他也的的确确正正做到了。光是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心生敬畏。
要知道,我们自己身边的一些人,就连自己每天在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浑然不知。每一天,从太阳升起到落下,与他们而言,只不过是一个混沌到另一个混沌而已。甚至有些人,一辈子都想不明白,活着,也活不明白。这才是最可悲的事情啊!
继续讲故事。二战结束后,海明威开始写他的《伊甸园》,可是他一直都没能写完,甚至于在他逝世后的1986年,删节本才得以出版。也许,这时候,他已经累了;也或许,他感觉自己不再能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继续生活下去。
4年后,海明威与玛莎离婚,并与1944年另娶在海外认识的战时通讯记者玛丽·维尔许。
再到1952年,海明威的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终于出版,他自己也极为满意。这部小说也让他1953年度普利策奖以及1954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要知道,这两个奖项令他在国际上重拾声望,是他一生中的最高殊荣。
此后,他再临噩运:先后遭遇两次飞机失事,身受重伤;左眼暂时失明,左耳也暂时失聪,括约肌瘫痪,脊椎骨严重受伤,肝脏、脾脏和肾脏破裂,脸部、手臂和腿被严重烧伤。其严重程度以至于当时一些美国报纸误发了海明威的讣告,以为他已不治而亡。
再之后的一个月,他更是在一次森林大火意外中受重伤,双腿、前躯干、双唇、双手前臂严重烧伤。这些痛楚令他甚至无法亲自到斯德哥尔摩接受诺贝尔奖。
此后十多年时间里,他一直生活在病痛的折磨中。
晚年的他,更是因为患忧郁症和偏执狂而接受电痉挛疗法,这不仅让他日渐消瘦,更是让他的记忆力快速衰退。
也许,这也是他自杀的部分原因。
1961年,他永远离开了,并以天主教的仪式把他埋葬。
这就是海明威的一生。
对于他的自杀,约翰·肯尼迪总统吊唁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纽约时报》评论说:“海明威本人及其笔下的人物影响了整整一代甚至几代美国人,人们争相仿效他和他作品中的人物,他就是美国精神的化身。”
最后,引用索尔·贝娄评价海明威八个字来总结全文。
“孤高自许,目无下尘。”
一个铮铮铁骨的硬汉。
这就是海明威的人格魅力。久久刻在每一个喜欢他作品的读者的心中。
以上,仅代表我的个人观点与读书感悟。说得不好的地方,请多多指教,欢迎留言。您的参与,是小娜持续码字的最大动力来源。
《0227读书感悟》 日更文章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