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凭票买肉的年代》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一切食品几乎全凭票供应,其中关于肉票有一段难忘的记忆。
在我印象中,肉票上注明每人每月只有半斤左右的定量。也就是说,每月只有两三天的日子才能吃上一小口肉。
而且食品公司配送给肉店的杀白猪每天也就半只罢了。
基于此,肉店卖给居民的肉都是限量供应的,每人一次最多只能买一斤。
由于我家当时有9口人,买一斤肉肯定是不够打牙祭的。
那怎么办?办法还是有的。
买肉的居民早上四五点钟就会去肉店门口排队等候。否则去得迟了,排在后面可能买不上肉了。 在买肉的日子里,母亲天不亮就把我叫醒,让我带一只竹篮先去肉店排队。 等我在睡意蒙眬中赶到肉店门口,只见早有三四个顾客排着队了,于是我把竹篮放在面前,自己在后面排着。一般要等两三个小时才能买到肉。
遇到冬天,就得在凛冽的寒风中缩着脖子排队等候。
等到肉店快要开门时,母亲会匆匆赶来,拿掉篮子插进队伍当中(排队时,用一只篮,一枚小凳,甚至一块砖都可替代一个人,这是当时的“潜规则”),如此,我和母亲一次就可以买两斤肉了。
肉买回家后,母亲随即烹煮,有时红烧,有时用萝卜一起烧。
看到我们五姐弟狼吞虎咽地大快朵颐,母亲常常一块也不吃,都让给我们,可怜天下母亲心啊。 有时母亲见我们争先恐后地抢着吃肉,为了显示公平,就会分成五大碗,下面是萝卜,上面放大小均匀的5块肉,姐弟五人每人一碗。
看着碗上诱人的5块肉,我虽早已馋涎欲滴,恨不得一下把肉全吞进肚里,但实在是舍不得一下子就吃完。往往每餐只吃一块肉,两三天后才意犹未尽地吃下碗中最后一块肉。 回忆往事,真当可怜,想想都要落泪。
看看现在,日子甜美,做梦都要笑醒。
《那个流行手抄本的年代》
文革时期,除了红宝书《毛主席语录》和革命现代样板戏的剧本外,其他读物几乎全成了封、资、修的大毒草,根本无任何正式出版的书籍可阅读,人们的文化生活极度枯燥和贫匮。
就是在这种背景下,社会上渐渐地出现了手抄的书本。
手抄本流行的时候,大概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吧,我刚初中毕业,支工进了单位工作。
当时我看过的手抄本有: 《一把铜尺》;《十二朵浪花》;《穿草绿色军装的人》;《一张奇怪的旧报纸》及《梅花图》等等。
以上的手抄本全是以反特和侦破内容为题材。原创作者为了吸人眼球,往往把情节写得惊悚而恐怖,读着读着,不禁使人毛骨悚然,不寒而栗…。
值得一提的还有一本描写少男少女朦胧的爱情,以及在原始的性冲动下而偷食了禁果的《少女之心》,却是被严禁的所谓黄色手抄本,若是一经发现谁在偷偷传抄,极有可能会被当作流氓而拘留…。
此书我是向在单位做小工的一个大姐姐借来看的,看过之后因懒得抄写,就干脆向她讨要了。
至于厚厚的张扬先生所著,后来正式出版发行,且被拍成电影的《第二次握手》一书我也看过,而且都曾经拥有过。
这些手抄本除了《少女之心》外,其余都是我在杭州大学体育系(工农兵大学生)读书的大姐亲自手抄,自己看过后送给我的。
大概那时的大学生,也是无书可读,精神空虚乏味吧,不然我大姐怎会有如此的空闲时间来抄书呢?
手抄本便成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阅读书,大家暗地里互相传阅抄录,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食粮。
这也成了我的阅读最爱,我如饥似渴地沉浸在其中,享受着读书给我带来的快乐…。
也可以说,我的最初阅读就是从这些手抄本开始的吧。
遗憾的是,经过四十多年的变迁,这些书籍也不知去了哪里?
唉!那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记忆哟。
《那个买自来水吃的年代》
现在家家户户都装有自来水,水龙头一拧,自来水就哗哗地喷涌而出,用着十分方便。
可现在的年轻人,也许不知道以前由于经济落后,物质贫匮,每户人家是没有自来水的。
那时几乎家家户户都有几只大水缸,天下雨时,就接满水。平常的饮用水,就用这些天落水烧着吃。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大概在60年代末吧,出现了公共自来水,于是便出现了买水吃的场景。
当时,那个水龙头就装在东街华泰食品商店旁边的人行道上,至今40多年过去了,还立在原地呢。
管理自来水的是一个脸庞较黑,人很高大且又胖胖的老妇。她老公每天早上就在章家台门靠近东街那个口子上卖豆腐浆。
自来水1分钱大桶2担,小桶10桶。
那老妇就用厚纸板剪成长0.35cm,宽0.25cm左右的样子,写上大桶1担,小桶2桶等字样,然后盖上她的印章为凭证。
挑水时,我们就拿着这些小纸片向她兑换同等的自来水。
记得当时我还在读初中吧 ,年少而勇猛,家里盛自来水的一口大缸,我就自告奋勇地包了下来。爷爷就用家里的两只洋铁桶,给我做了一副担子。
一看缸里没有自来水了,我就抓紧利用下午放学的时间,从姚家弄的家里,去东街华泰旁的水龙头处挑水。
可是由于我那时人小,气力小 ,挑水回家需穿过大半个章家台门,不到200米的路程,中途往往要歇个三次左右,才能将一担水挑到家里。挑满一缸水 ,也得四、五担吧。有时遇到买水的人很多,还得依顺序排队等候呢。
挑水,虽然有点吃力,但看到白花花的自来水,哗啦啦地倒向缸里,水缸渐渐满了起来,心里便会涌起一股自豪感和成就感,少年的心里也不觉得多劳累了,居然也就乐此不疲地坚持了下来。
所以现在自己能挑些重担,能吃些苦,也得益于买水挑水时候打下的基础吧。
《那个演样板戏的年代》
小学时代,正值文革时期,由文化旗手江青倡导的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大行其道,风靡全国,占据了整个演艺界。
一切才子佳人戏,帝王将相戏等等,则统统成了毒草戏,禁演禁播。
于是乎,各行各业都纷纷仿效,以排练演出样板戏为荣。
我们班上的周君达同学,是一个颇有艺术天赋的人才,他唱腔浑圆,音色优美,而且有很强的组织能力和创造力。
记得当初我们在东街小学读书,还是四、五年级时,君达同学提议班上也成立一支文艺宣传队,进行排练演出。
当时排练的第一出戏是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红灯记》中的片段《接应交通员》。由周君达担任主角李玉和;李美珍演小铁梅;任金荣饰日寇伍长;司马跃新饰叛徒王连举;而我则客串交通员(跳车人)其他5个同学扮演日本宪兵。
就这样,在当时根本没有人指导我们该如何排练的情况下,我们这些不怕虎的初生牛犊,凭着一股子创劲,参照样板戏的剧本,自己设计动作,背台词,练唱腔。不会化妆,自己摸索着进行,没有道具,就发动全班同学想方设法筹集。
辛勤的付出,终于在学校举行的文艺演出中,我班的节目一炮走红,博得了全校师生的热烈掌声。
这以后,我们班的文艺宣传队,利用星期天和学校放假的时间,结合当前的形势,走出校门为当时的东双桥居委会居民进行义演;为房管局属下的宿舍楼职工演出,赢得了居民群众和工人们的一致好评。
后来,在周君达同学的提议和带领下,我们又接连排练演出了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沙家浜》中的片段《军民鱼水情》。由周君达饰郭建光;严君芬演沙奶奶。在革命现代京剧样板戏《智取威虎山》中的片段《打虎上山》中,又由周君达演杨子荣,司马跃新饰参谋长,其他同学分别客串各种人物。
这期间,其他班级也相继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还向我们来取经学习呢。
回忆起当时的情景,现在想想,真的感到十分的有趣和自豪。
《那个大搞"三忠于"活动的年代》
1967年初春,文化大革命进入了高潮。一个围绕 “三忠于”展开的、以“天天读”、“早请示晚汇报”形式为主要特征的向毛泽东主席“献忠心”的活动,狂起于大江南北,遍及全国城乡。
记得文革时期的“三忠于”活动时,我还是个在华岩小学(后为:绍化“五,七”学校)读书的三年级学生呢。
当时,我们塔山街道东双桥居委会2组居民的活动室建在章家台门,靠近东街口的一间公房内。里面一顶桌子上放了一尊毛主席的半身石膏像,墙上面用红字写上了:忠于毛主席,忠于毛泽东思想,忠于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三忠于"标语,贴了一些用红纸剪成的忠字图案。
由于参加早请示、晚汇报的居民,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又没什么文化的群众。所以居委会主任邵彩花(已故)矮子里面拔将军,点名委任我这个担任学校红小兵团长,却还懵懂的小屁孩主持“三忠于”的活动仪式。
于是乎,我就兴冲冲走马上任了。每天一早去“忠字室”带领一班老年居民进行早请示: 先是领唱“东方红”的歌曲,然后手持红宝书《毛主席语录》三呼“敬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的口号。晚汇报则是在合唱《大海航行靠舵手》的歌曲声中结束。
此事虽过去了近50年,但我记忆犹新,往事历历在目,那种对领袖像神一样膜拜的情景,现在想想感觉十分滑稽和好笑。
可是,那是我们一代人的共同记忆呢。
《那个看露天电影的年代》
在上世纪那个经济落后,物质贫匮的六十年代末,人们连温饱都成问题,若能买票上电影院看场电影,实在是件奢侈的事。
幸好那时流行放映露天电影,于是看露天电影,便成了老百姓业余生活的最大享受。
露天电影虽然是免费的,但几乎都是单位内部放映,不对外开放。外人如想进去欣赏,得想方设法托关系才能混进场去。
记得有一次绍兴卫校操场放映前苏联影片《列宁在十月》,当时我还只是个十岁左右的小屁孩吧。由于没有认识卫校里面的人而被拒之门外,但为了能进去看电影,大我6岁的邻居阿潮哥便领着我,乘着暮色进入卫校操场隔壁的浙江绍剧团团部,在靠墙的一个小便池边上,他先把托我上围墙,然后自己攀爬上来跳下地,再把我抱下墙。如此折腾一番才进入了卫校操场,兴奋地观赏起精彩纷呈的电影来。
此外,我还在春波弄原绍兴三初操场看过国产影片《小兵张嘎》;在工程机械厂看过阿尔巴尼亚影片《宁死不屈》等等。
看这些露天电影,都是乘人多门卫不注意时挤进去的呢。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有个援绍的单位叫“四零一"公司,该公司经常在白果树下附近的绍钢宿舍楼空地放映露天电影,犒劳公司员工。
于是我们这些住在周围的居民沾了光,只要"四零一"公司晚上放映电影,附近的居民得知后,必定早早去现场等候。有的自带凳子,有的随便捡块石头坐在上面。由于看的人实在太多太多,以至于正面站不下了,有的干脆站到屏幕后面反着看完电影。
但有时消息失误,人们以为晚上又要放映露天电影,便早早去了现场。但到了现场,只见一大片黑压压等着看电影的人群,却不见放映设备。人们虽预感到今晚极有可能不会放映电影了,却不愿离去。直到夜色渐浓,还是不见动静,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散去…
“空炝白跑汇拢散"这句幽默风趣的语言,就是在当时这样的情况下,不知哪个才子原创并被渐渐地流传开来的。这话虽属调侃,却也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看露天电影的人群汇拢之后,由于不放映之故,人们白跑一场又无奈地散去的情景…
看露天电影,此事至今虽已过去了半个世纪,但往事历历在目,那可是我们这一代人的珍贵记忆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