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本文参与书香澜梦第151期“矛盾”专题活动。
“叮铃铃、叮铃铃……”
张荣华被闹铃声吵醒。她伸手摸过床头柜上的手机,睡眼惺忪的按断闹铃,看看时间:四点半。她又在床上伸伸懒腰,才起床。
张荣华起来后,洗漱完毕,走出房门到院子里。院子里停放的电动三轮车上,码放着两层塑料筐,张荣华掀开筐子上盖着的遮阳布,里面是她昨天晚上从自家莱园子里摘的菜:西红柿、黄瓜、菜豆、香菜……林林总总有十来种,水灵灵的。
张荣华拿起喷壶往筐子外面喷了些水,骑上三轮车往镇上走。
七月的天气,早上也很热。等张荣华到镇上的集贸市场,衣服已经被汗水浸透。她找一个摊位,将菜在摊位上摆放整齐。
张荣华掏出手机看看时间,还不到五点半,时间还早,市场里人还不多。张荣华站起身,拍拍裤子上刚才搬筐时蹭上的泥土,跟旁边的豆腐摊摊主说了声,让他帮忙照看菜摊,她要在集市里转转,看看今天蔬菜价格。
蔬菜卖什么价格,张荣华内心很矛盾。价格定高了怕卖不出去,定低了,又对不起自己泥一把水一把一天到晚的辛苦劳作。
张荣华先到煎饼摊上买一个煎饼,就着自己从家里带来的白开水,边吃边看其它菜摊的菜。遇到相熟的摊主就上前聊几句。煎饼吃完,今天菜定什么价心里已有一个小九九。
张荣华回到自己的菜摊前,又把菜理理。这个时间,一些赶早的人已经陆陆续续来到市场采购。她抬头望望天,今天又是一个大睛天,肯定热。她暗自鼓气,争取在十一点之前将菜卖完,可以早点回家补个觉。
第一个光顾张荣华菜摊的,是一个六十岁左右的男子,他穿着得体,戴着一幅金丝眼镜。张荣华用眼一瞄,就看出这是一个不怎么砍价、但更在乎蔬菜口感、品质的买家。
张荣华拿起一个西红柿,用湿毛巾擦干净,掰开,拿起一瓣递给男人说:“大哥,您尝尝我们家的西红柿,沙瓤,都是自己家种的,用的全是农家肥,绝对好吃”。
男子接过,放在鼻子下嗅嗅,一股清香的味道。男子将手中西红柿又放菜摊上说:“给我称几个吧。”
“好嘞。”张荣华麻利的给男子称菜。
又来一个老太太,手里拎着一个布袋子,逐一问问每种菜的价格,嫌张荣华的菜贵,走了。
又卖了几份菜,那位老太太在市场里转一圈后,又回到张荣华的菜摊前。张荣华笑盈盈说:“婶子,我这菜鲜灵,味道好。您看这几个西红柿果型不太好,这几条黄瓜不太直溜,但自己家里吃没问题。你要,我给您算便宜点儿。”
老太太几番讨价还价,菜摊上的各种菜都买了些,最后还搭了几根香菜,心满意足地买了一大袋子。
……
过了十一点,市场里人明显减少。张荣华菜摊上的菜还剩些,都是顾客挑选剩下、品相不太好的。张荣华抬头望望火辣辣的太阳,不想再卖。但带回家自己也是扔掉。张荣华的丈夫在外地打工,儿子在江市读大学,自己吃不了多少菜。
张荣华找个塑料袋将剩下的菜全装进去,走到旁边的豆腐摊前,对摊主说:“李哥,我这里还剩下点儿菜,不想卖了,你拿回家吃罢”。
李哥笑呵呵的接过袋子,说:“这可太好了,我不用再转悠着去买菜”。边说边顺手切下一块豆腐,足有一斤多,说:“这豆腐你拿回家放点儿小葱拌拌吃。”
张荣华推拒。
李哥:“一块豆腐不值几个钱,跟你送给我的菜比起来,我还是占便宜呢。我不客气,你也别客气。”张荣只得接过。
王荣华收拾收拾,将空菜筐在三轮车码好,骑车回家。家里的田地还等着她去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