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log同步方式

Binlog同步方式主要有**直连同步、实时增量同步(日志解析)、异步复制、半同步复制以及全同步复制**

1. **直连同步**:通过定义好的规范接口API和基于动态链接库的方式直接连接业务库,如ODBC/JDBC等标准接口。这种方式配置简单,易于上手操作,但存在数据同步时间随业务规模增长而变长的问题,且可能对数据库性能产生影响。


2. **实时增量同步(日志解析)**:基本原理是CDC (Change Data Capture) + Merge,即实时Binlog采集 + 离线处理Binlog还原业务数据。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实时与准实时的同步,延迟可控制在毫秒级别,性能好、效率高,不会对源数据库造成影响。


3. **异步复制**:MySQL默认的同步方式,主要依赖主服务器的binlog日志。从服务器会启动IO Thread和SQL Thread两个线程,分别负责从主服务器拉取binlog日志和应用到本地数据库。这种方式性能高,但数据安全性较差,可能在主从之间存在数据差异。


4. **半同步复制**:相比异步复制,半同步复制要求主服务器在收到至少一个从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后才会提交事务。这种方式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但性能会有所降低。


5. **全同步复制**:必须收到所有从服务器的确认应答后,主服务器才会提交事务。这种方式数据一致性最好,但性能也是最差的。




MySQL异步复制中的数据差异问题

1. **使用增强半同步复制**:MySQL 5.7引入了增强半同步复制,它在提交事务前等待至少一个从库接收并写入relay log。这样可以在不牺牲太多性能的情况下提高数据一致性。

2. **定期进行数据校验**:定期在主从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校验,比对关键数据表或全部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3. **监控与告警**:建立完善的监控和告警系统,实时监控主从复制的状态,包括延迟、错误等,及时发现并处理问题。

4. **优化网络与硬件配置**:确保主从服务器之间的网络连接稳定且延迟低,同时优化硬件配置,提高复制效率。

5. **使用GTID(全局事务标识符)**:GTID是MySQL的一种机制,用于唯一标识每个已提交的事务。使用GTID可以简化故障恢复过程,并减少数据不一致的风险。

6. **调整复制策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复制策略。例如,对于读多写少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基于语句的复制;对于数据一致性要求高的场景,可以考虑使用基于行的复制。

主从服务器数据检验一致性工具

1. MySQL自带的`pt-table-checksum`工具:这个工具可以用于检查两个MySQL实例之间的表数据是否一致。它通过计算表的校验和来比较两个实例中的数据。如果校验和不匹配,它将显示哪些行不同。

2. Percona Toolkit:Percona Toolkit是一组高级命令行工具,旨在帮助MySQL数据库管理员更容易地执行各种任务。其中,`pt-table-sync`工具可以用来同步主从服务器之间的数据,确保数据的一致性。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