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第一性原理】做减法


〇、前言

前段时间学习了李善友老师的“第一性原理”大课之后,践行录写了一个系列的“学习笔记”,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虽然践行录学习并较为深入的了解了“第一性原理”,但是它并没有对我的生活起到改变的作用。这使践行录开始反思:学习的终极目的是用,否则就会陷入“懂得那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坑之中。所以践行录就通过这个系列文章来梳理一下自己的“第一性原理”,践行录的第一个“第一性原理”是“做减法”


一、庄子的智慧

在春秋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著名的思想家辈出,相信大家都知道庄子,但是对他可能并不是特别的了解。但在践行录看来,庄子

在对“做减法”这一个道理的理解上是任何人都无法企及的。

“生而有涯,知亦无涯”,当践行录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就被庄子的智慧所折服。并惊叹于2000多年前庄子就能够说出这样富有哲理的话。尤其是在现在这个科技快速进步的社会,几乎所有人都希望学更多的东西,获取更多的知识,但是大家都没有意识到,知识是无限的,但生命却是有限,如果一味的用有限的时间去追逐无限的知识,最终的结果只会是失败。


二、吴军的见识

吴军老师是我在得到最喜欢的老师之一。当我最初接触他的文章之时,我惊叹于他的知识面怎么能够如此之广。他是语音识别领域的专家,却几乎熟读所有东西方经典名著、对东西方文化了如指掌,并出版了包括教育、科技、商业、数学等各个领域的多本畅销书,且对艺术、摄影等领域的造诣颇深。他的“见识”让我大开脑洞:一个人居然能够做到涉猎如此之广。

但是在深入学习了吴军老师的文章之后,他给出了他成功的秘诀,“做减法”。与我们大多数人的猜测相反,他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多的成就,恰恰是因为他选择了“做更少的事”。而且吴军老师“成就”的定义也与大多数人不同。他认为,判断一个人的成就高低,并不是看他做了多事情,而是看他做成了多少事情

看到这里,践行录也好好做了下自我反省。客观来讲,践行录还算得上是个努力的人,最近两年学习了不仅在得到、混沌大学、一块听听和喜马拉雅上学习,而且还花了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口语,看书,包括现在在币乎上日更写作。但事实上,上述的这些叙述,只能够说明我做了多少事,却并不能说明我做成了多少事。而判断一个人的成就高低,是要看他做成了多少事。


三、王东岳的博学

在知道王东岳老师之前,践行录对“哲学家”这个概念是有误解的,只是天真的认为哲学家不就是天天没事情干,坐在那里思考所谓的人类和宇宙的那些无意义的终极问题。但事实上,但知道学习了王东岳老师的课程之后,我才了解到哲学家的知识储备是如此的广博。作为一个哲学家,王东岳老师的知识储备量令我惊叹,他对数学、物理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甚至是甲骨文等如数家珍。

于是践行录就纳闷了,不是说“生而有涯,知亦无涯”吗?王东岳老师是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中掌握到如此多的知识呢?而最后王东岳老师给出的答案竟然还是“做减法”。

王东岳老师曾经举过一个非常形象的例子,“一个学者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全部精力和智力都聚焦在一个点上,将会有巨大的穿透力,就像一个放大镜,可以把光能量聚焦在一个点,将下面的纸点燃,但是这个光点之外却一点能量都没有”。而之后王东岳老师的一句话更是让我振聋发聩,“正是因为我将所有的精力与智慧都放在做学问上,所以我在日常生活中几近于白痴,我是靠我的愚蠢完成我的学问的”

这是怎样的一种大智慧啊!正所谓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一个人在某个领域的成功必定是依靠“做减法”,牺牲自己在其它领域投入的时间所达成的。事实上,所有人都是一样聪明的,人们只是把自己的智慧使用的方向不同,聚焦的程度不同。在践行录看来,成功的人正是那个深刻的懂得“做减法”的道理,把所有的精力聚焦在一个点上,从而取得成功。


四、我的顿悟

事实上,关于“做减法”这样的道理,践行录其实很早以前就知道了。但是直到最近相继受到了以上三位老师的“点拨”,才算是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正所谓“你以为的顿悟,其实只是别人的基本功”。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与困惑,或许那些比我们更有智慧的人早就想通了。与其自我独自思考纠结,不如直接向智者学习,我想这大概就是学习的终极意义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小时候我家也挺穷的,虽然爸爸是教师,妈妈是会计,但那个时候都穷,记得爸妈工资加起来一个月也才一百出头。 那时候我们...
    速燃数藏做大做强阅读 568评论 0 0
  • 中元节叙怀 上元是元霄,也有中元 在道惯了某节日快乐的人间 今日缄哑,满城麻木 中元日更是祖先从梦中咸鱼翻身 可爱...
    诗人金子阅读 401评论 0 0
  • 风起叶落满地愁, 雨滴心冷尽是哀。 萧瑟人情皆是冷, 凋零之秋何处暖。
    翔宝猪猪阅读 281评论 0 0
  • 肉山坐在窗前,脸贴在玻璃上,眼睛紧盯着外面的几只麻雀。 窗外并没有什么景色——大部分视野都被对面暗红色的楼挡住了,...
    乌买买阅读 236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