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晨起记录
此刻小宝在睡觉,昨晚半夜醒来,鼻子不舒服,很久都睡不着,而我却瞌睡到眼睛都睁不开,看到小宝难受的样子,我只能让他多喝点水,帮不上什么忙。
早上起来,我只能保持安静,让屁蛋睡个好觉。
我独自在小卧室,读上几页书,并准备完成我最头疼的任务——编辑校刊和改作文。这是我最近最愁的事情,所以,下个决心,今天必须完成。如果小宝不发烧稳定了,那我就明天上班。
大宝也长大了,早上我叫起床的时候,刚叫一声,就给我嗯了一声,接着我过去抱着亲了几口,他就起来喝了两口水。再看看他的衣服,叠放得整整齐齐。不经意间,我被这个小宝贝所感动,不由得感慨,真是长大了!自己的事情做得很好,自己会照顾自己了。
以前大宝是个起床困难户,没想到现在起床却这么容易,真的是长大了。从教育大宝的经验得出,静待花开是对的。记得上一年级的时候,每天早上起床,大宝眯着眼睛,我每天为大宝穿衣服。可以看得出孩子超级瞌睡。我现在也想不起来,那时候,不知道大宝晚上几点睡觉的?为什么那么瞌睡呢?
后来大宝渐渐长大了,起床这些根本都不算什么问题了,哪怕是学习这些,对于大宝来说,学得实在轻松。记得大宝上1~3年级的时候,有个别老师愁得要命。那会的我也没有育儿的经验,也是被老师说得有一些焦虑,但是自从上了四年级,上了五年级,我对大宝信心十足,果然,大宝也是越来越优秀。所以,后来的我就感慨,不要被一些不懂教育的老师把家长给带偏了。尤其是那些特别严厉的老师,我是十分不喜欢的。那些太严厉的老师,对于小孩来说,简直就是噩梦一场。
其实,我是一个懂得感恩的妈妈,但是,对于大宝的个别老师,我不仅不想感恩,甚至,我认为大宝遇见他就是一种悲哀,深深的悲哀。这样说,是因为我听了这位老师的三年的公开课,没有见过她叫大宝回答过一次问题。如果公开课都是这个样子,可想而知,常态课就更没有什么可能让大宝回答问题了。
当然回答问题算不得什么,但是至少可以看出一位教师的课堂教学的理念是多么恐怖。她只喜欢特别优秀的学生,一节课,六七个同学轮番回答问题,哪怕重复重复再重复,剩下的其他同学都是课堂中的看客,似乎这节课和他们没有任何关系。
我记得当时听课的时候,大宝几乎是不怎么听课的,甚至到了快下课的时候,几乎是爬在桌子上的,而老师却毫无发现,甚至是视而不见。我在想,这样的老师为什么还是优秀的老师呢?在那位老师的课上,好像大部分学生都是不值得站起来回答问题的,除了那五六个同学。
所以,对于那位老师,我不想说一个感恩的字眼,真的,提起来我对她的话就是,大宝遇见她是大宝的悲哀。
那位老师体罚非常严重,当时,大宝只要迟到,哭得怎么都不敢去教室。可见,这位老师真的是火药味十足呢。
三四年过去了,只要想起这位老师,我还是不能释然,好在大宝后来遇见的老师都很不错,这让我心里还是得到了些许安慰。
不管怎样,人生遇一良师是每个孩子的幸运。但是遇到那样的老师,就是孩子的不幸了。
二、继续读《听王林波老师上统编语文课》
1.王老师的课堂教学引导语言虽简单,但值得一读再读。摘录王老师的引导语:
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麻雀,你们会怎么说?(活泼的小麻雀、胖嘟嘟的小麻雀、漂亮的小麻雀、毛茸茸的小麻雀)有了这么多恰当的词语形容它,我的眼前立刻出现了小麻雀的样子。那如果要形容蚂蚁,你们会怎么说?(黑黑的、小小的、勤劳的、坚强的蚂蚁)恰当的修饰词就让小蚂蚁的形象出现在我们眼前了,真好。
2.同学们,这些词语每一个都值得积累,及时摘录,反复朗读都是非常有效的积累方法。刚刚大家在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这些词语之间是有关系的。比如,高远的天空,广阔的大地。我说高远,你们就可以对(广阔)。
3.聚焦生动的表达,丰富语言的积累。
发现表达方法,进行迁移运用。
4.创设情境:回想一下,你跟花或者花籽之间有没有哪些趣事发生?多有意思呀!不过呢,学语文可不能只感受课文写得如何有趣味,还要学习作者的表达方法才行。我么再来细细地读一读这两句话——
花儿有红的、黄的、紫的、蓝的,形状有单瓣的、重瓣的,千姿百态。草的叶子各不相同,有长有短,有宽有窄,有的还带着刺。
作者写花和草的方法是不一样的,你们发现了吗?
作者写花和草的时候,都用了“有”,但是方法一样吗?大家再想一想。
大家的发现很有价值。作者的语言表达是有变化的,是丰富的,上面是“有红的、黄的”,下面是“有长有短”。如果让你用写花的方法写草,你会怎么写?
真不错!你能用写草的方式写写花吗?
多变的表达让文章更吸引人了。大家的表现很出色,值得表扬。
课文中写到了梨树、桃树、橘子树、柚子树,这些水果都吃过吗?
我们来看看图片,认识一下它们的花朵吧。
刚刚我们学到了两种表达方法,我们可以选择一种来写一写这几种果树的花儿和果实。
例: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结不同的果,------------------。
很好,果实呢?这是味道,你把形状也说说,可以吗?大小呢?再说说颜色吧!能连起来说说吗?
例:在不同的时间里,它们开不同的花有白色的,有粉色的,有单瓣的、重瓣的;结不同的过,有甜的,有酸的,有大的,有小的,有黄色的,有粉色的,还有橙色的。
换一种表达方式,谁再来试试?
5.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应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初步掌握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通过对句式的训练,不仅帮助学生积累了生动的语句,还丰富了学生的表达。而且,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让他们在读中思,在思中想,在想中悟。这样的学习处处体现着积累,时时关注着运用。
6.整节课,不管是对字词的学习、对课文生动语言的体会,还是学习句子的表达方式的练习等,处处关注了“积累”。
把大量的时间节省下来留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地去感悟、思考、实践、运用。
就这样一步步教,学生的能力在一点点形成,潜移默化,水到渠成。
7.崔峦先生指出,阅读教学要让学生习得方法。
王林波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落实了新课标中提倡的“语文课程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理念。
8.指向语用,提升语文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