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长假,驱车百里回老家看看。老家是我们省份有名的鱼米之乡,开车时就能看到路的两边都是河流。有自然的,也有人工挖的,后者我们称为各种塘,有鱼塘、蟹塘、虾塘、藕塘等。金秋十月又伴随中秋佳节,此时最最吃香的就是大闸蟹了。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大闸蟹成为了饭桌上的宠儿,正席必备。此番回老家,亲戚们轮流走访,每顿饭的压轴大菜准是一盘刚刚蒸好的大闸蟹。对于大闸蟹,我一直抱着“凑热闹”的态度,大家热捧,我也来起哄,尝个鲜,品个味,大都时候却嫌麻烦,怕吃完后的鲜味迟迟不散,而不愿意“动手”。细细想来,也搞不清楚这螃蟹到底好不好吃,自己到底喜不喜欢吃?
假期的第三天,舅舅家请客,勤劳又擅厨的舅妈,三下两除二就做出了一大桌的菜了,每道都美味到媲美厨师的水平。按照惯例,最后一道,舅妈果然端出了一盘热气腾腾的大闸蟹,笑滋滋且自信地说到:“这家螃蟹保证好吃,这可是我们这今年养的最好的一家蟹塘里的,供不应求,不是自己人都买不到。”还没说完,上三年级的小侄子,便异常兴奋,大声嚷嚷,表示迫不及待地要吃这道人间美味。众人随着小侄子的热情,也都纷纷拿起一只细细品尝。我正在犹豫这顿要不要开吃螃蟹时,却见小侄子已掀开一只螃蟹的硬壳,一看到油汪汪的蟹黄,忍不住地啧啧称赞,夸张地咬了一口,大声地发出满足的声音。众人皆被逗乐了,也喜滋滋地品尝着自己手里的那只蟹。小侄子继续专心致志地吃着自己的螃蟹,解决完嫩嫩滑滑的膏黄,他开始欢快地吃蟹腿,肥美的蟹肉似乎带给小侄子无穷的回味,丝毫没有注意到自己满脸满手的油腻。也许这些油腻在品尝美味面前,根本不值一提,小侄子如此认真地陶醉于美食中,真的一下子感染了我。决定扎起碍事的头发,撸起袖子,我也挑了只个大的开始认真又夸张地吃起来,抛开各种吃后的麻烦,只关注当下的美味,那只螃蟹,现在想来都觉得异常的美味。
为什么换了一种进食的态度,就可以尝出一种不同的味道?为什么小孩子可以尽情的享受,你却要扭扭捏捏,顾前思后?为什么长大后,你不会全神关注于当下了?原来只需要一颗孩童般的心情,尽情投入,你就可以享用到很多很多的美好。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弄丢了自己肆无忌惮的童心?
而《窗边的小豆豆》作者黑柳彻子却把自己的童心像最珍贵的财富一样保护着,从天真有趣的小豆豆到可爱直率的老太太,七十多岁的她永远浪漫天真、简单快乐。从其他人眼里怪怪的小豆豆到著名电视主持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亲善大使,七十多岁的她依然以一颗天真的童心在世上行走。
从她的自传《窗边的小豆豆》中,我们可以知道,彻子的童心得益于她小时候独特的教育方式。小豆豆真是个幸运的孩子,从站在窗边的异类,到后来在巴学园欢乐时光的收获。小林校长无疑是个伟大的人,他创立的巴学园用真正的小树做大门,用真正的巴士做教室。巴学园里的小豆豆们可以随意地从喜欢的课程上起,可以随意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可以在完成课业后尽情地去散步狂欢,可以去旱田学习种地,甚至可以宿营在午夜的礼堂,期待新大巴教室到来的壮观时刻。对于一个小朋友来说,这都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更为难得的是,小豆豆在与巴学园里许多残疾同窗的相处中,学到了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平等和直面死亡。小豆豆在这里收获了爱与尊重,懂得了痛苦和宽容,她美好的未来与完好的童心在进入校门的那刻起便被预定了。别人眼里,有时她显得幼稚不靠谱,其实,她是活的最认真的一个人。她天真却并不任性,只是去做自己认定为正确的事。比如,每年花费相当多的时间和金钱在慈善事业上;比如,绝不做对儿童有害的节目;比如,一直保持着一颗好奇与好学的心...
何其幸运的小豆豆遇到了巴学园,遇到了小林校长,童年的独特时光奠定了她辉煌一生的基础,一直认真地做着自己...
为什么大多数的我们长大后丢失了那份有趣与天真?为什么活在那么多顾虑与枷锁之中?
黑柳彻子成年后出书,以自传体《窗边的小豆豆》来感谢与铭记小林宗作先生,可见童年对于她整个人生的影响之大。
书中描述的巴学园,处处体现出一种教育理念,这种理念极度地相信儿童、尊重儿童、热爱儿童。只有抱着这种理念的教育使命感,才会让你和一个小孩进行四个小时的对话,才能不对跳入粪坑的儿童发脾气,才会让小孩穿着最破的衣服到学校尽情玩耍,才会想尽一切办法抹去孩子们的自卑,激发孩子们的自信。他在包容你童年的时候,也在保护着你的天性,让人性中最真实、最真诚的东西温暖地舒展。
为什么我们的童年中没有一位小林校长?或者为什么我们自己不成为孩子的小林校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