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觉得很奇怪,这不是一个亲子教育的课程吗?怎么一上来讲的是职场招聘?
在我看来,这是教育的终极思维。
我们养育孩子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不就是为了把她培养成独立的人吗?让孩子最终掌握独自谋生的能力,即使脱离了家庭和父母的庇护,也能成功地工作,幸福地生活。
教育的终局思维
作为父母,你要的终极目标不是把孩子送进名校了事,而是帮他走出校门以后,还能够杀出重围,让好公司、大公司愿意吸纳他成为新鲜血液,或者让他有能力创立自己的事业。
多年以来,公司团队里面基本上都是非常顶尖的人才,这些年轻人,从中国甚至全球一流的大学毕业,基本上都是硕士和博士。他们主要是计算机或者电子工程背景。
这些专业非常火,他们的确是在引领世界的变化,就算从比较俗气的角度来讲,看看这些年轻人挣多少钱你就知道这个专业有多火了。
就拿校园招聘来说,从笔试到一轮轮的面试,大公司的录取率,算了一下,从最早投简历(当然投简历的已经是非常好的同学了),到最后进来的人,比例大概是1.6%左右。
就是说有几千人在投简历,最后只招了几十个人。好公司的职业竞争,就是这么激烈。
作为老板,能看到的是,那些被录用的同学有一些普遍的优点。但反过来,也能看到,不管是录取的还是没有录取的同学的缺点。
比如说有一个名校博士,每次问他一个问题,他马上就能背一篇书给你。背的对不对呢?全是对的,但除了能把书上有的东西都回答给你以外,他似乎缺乏独立的、深入的思考。这个同学的背景其实非常符合招聘要求,但是招聘的人一直犹豫要不要录用他。
你看,即使你把孩子送进了名校,念了博士,书上教的东西他都会,公司会不会录用他还是不确定。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我很希望我的孩子将来不管学什么专业,都会具有那些我看中的年轻人身上的一些优秀的特质。
我也会反思,不愿意录用的那些孩子,他们的短板到底是什么?我的孩子能不能避免。
这门课,我就把在职场和养育孩子这两件事上互动思考的成果,分享给你。
我们今天的世界发展非常之快,具体体现在:其一是事情发展的速度越来越快,其二是资源的分配越来越不平均。
1、事情发展速度越来越快:
□ 现在我们手上的手机比几十年前登 月用的电脑能力还要强;
□ 过去很难的技术,比如导航,现在 已经是我们离不开的东西;
□ 过去,比如在工业革命时期,比如 火车,要经历几十年几百年才会产 生技术变革。但在现在很炫的新科 技,比如人脸识别,无人驾驶,很 有可能在五年甚至两年内就得以实 现。
2、资源分配越来越不平均:
你可能听说过“80/20”原理,既20%的大片赚了80%的票房,20%的人做80%的事,20%的人挣80%的钱。其实现在这个世界很可能已经不是“80/20”了,它很可能是“90/10”,甚至是“1/99”。
信息技术带来的变化是各种资源、人才的集中,使得上层、中层、下层分配不平均。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给孩子什么样的技能集体?这个技能集能够让他将来在某一天,拿到一个好的offer。不管是一个公司的好的offer,还是一个人生的好的offer。
总体来说,真正的好公司总是愿意给优秀的年轻人机会。
这样的年轻人,通常有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长时间的专注,对自己有合适的认识,对未来有规划,有比较好的表达能力、合作能力。
二、面向未来的四类技能
工作中需要的那些年轻人的优秀特质,把它概括成四类,这四类技能的关系就像一棵树。
形象的说,作为父母要帮助你的孩子长成这样一棵树。
1、基础技能是什么?
就是在学校里能够学到的那些技能,比如说识字解题,比如说历史地理,还包括写作表达,以及画画、音乐、体育等这些把它们通通都归入基础技能。
基础技能也可以很难很深,比如说微积分,比如说高等物理。
基础技能非常重要。学校是一个学习基础技能的好地方,哪怕是大家有各种意见的中国应试教育,其实在教基础技能上相对也还是比较好的。
但一个人,仅有基础技能是不够的。
2、综合能力包括什么呢?
比如说合作、创造、设计、审美,包括战略、项目管理等等。这些技能,你听起来可能觉得比较高深,小孩子需要掌握这些吗?
在我看来,一个人把多个基础技能合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的能力,或者多个人一起组成团队,把每个人不同的技能和在一起做成一件事情,就是综合能力。
一群大人在一起,我们造个火箭,或者做一个无人驾驶汽车,是做成一件事。但小孩小的时候,他们照样应该有综合能力做成一件事。
举一个例子,对于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学习用温度计测温度,把这个温度写下来,这叫基础技能,非常简单。但是,给一组小朋友一个任务,让他们用测量的方法,比较得出结论,学校周围到底什么位置温度最高,这就是一个需要用到综合能力的事情了。
有的小孩负责设室外,有个小孩负责测试,那个小孩负责侧楼上楼下。过程中,有时孩子还会出错,有的孩子出门回来以后忘了他测了多少度了,或者他说的温度是80度、90度,不符合常识,还得有人做判断,重新去做。
他们还要把这些温度列起来,最后总结,到底今天是里面暖和,还是外面更暖和。也许还需要画一张图,展示自己的测量结果。
你看,这整个的过程,基础技能很简单,但是需要综合能力很多,需要沟通、合作、发现差错,甚至包括审美和设计。
很多家长有一个误区:基础技能在学校学,综合能力到公司里工作以后再学,或者长大以后再学。
通过我刚才我举的例子,可以发现,综合能力,从小到大,从幼儿园开始到小学、到中学,是可以跟基础技能一起同时长大的。一开始做的也许是小事,到长大了才能驾驭大事儿。
综合能力强的孩子,在未来后劲会特别足,也更容易在工作中脱颖而出。
东方教育偏重基础技能,西方教育更注重综合能力。其实一个出色的孩子应该同时具备这两种能力。
这棵树的树干,叫它成长心态。
以前一个人读了个博士,那个叫学历,有了学历,找一份工作,然后这辈子基本上就这样安心了,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化了。
但是现在随时随刻都有新的事情发生,新的信息出现,新的机会出现,就的机会也会失掉。一个人如果读完大学以后,会的最多的东西就是大学的了,在这个形势下是不行的,成长心态就变得特别重要。
3、什么是成长心态?
首先孩子要意识到,技能、知识不是死板的,人也不是死板的。新鲜的,我不懂的事物可以慢慢去搞懂。
人要有主动阅读的能力,不断学习新东西,要有批判性思维,知道自己有什么不足。有了这个不断成长的树干,这棵树才会长大,才不会死掉。
4、身心健康。
基本的身心健康,生活快乐,她的重要程度,我想现在越来越多的父母都意识到了。但在这里,我强调几个我也归为身心健康的能力和心态。
许多人都知道哈佛大学著名的研究成果,最幸福的人,其实并不是最聪明或者是最有钱的,而是有最好亲密关系的人,能够帮助他人,并感觉到自己价值的人,或者周围有很多好朋友的人。所以同理心,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
另外,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一定不会完全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应对挫折的能力也是身心健康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