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大副佳佳的人格魅力感召下,人气大咖、女神佩佩为大营的小伙伴们做了一场精彩纷呈的育儿问题线上答疑。在佩佩老师的分享中,顺手拈来皆是金句,比如:规定不等于约定;每次的问题,都是深度链接、共同成长的机会;发生事情的情景无法改变,唯一能改变的,是你对事情的认知;孩子是天使,是来帮助我们成长的天使……佩佩老师的答疑,可以反映出她扎实的心理学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应用型实战育儿经验,令人折服,心向往之。我的感触是:虽然我们从船长、大副、教练的轮番的、立体的点拨下,相信大家对教育的思维破框、教育的战略高度、以及以大尺度大格局去给教育换个范式的心灵地图,已初步形成。只是一旦回归现实,大家又会囿于每天、每刻、每个当下的各种的具象化情景中,而忘记了我们自以为已经了然于胸的益助性关系之四大原则,又或者即使没有忘记、在特定的场景下,由于双方的情绪失控等原因,自己空知道原则而用不上的无力感。在今晚,韦松涛老师讲授的“抓住三个点,提升孩子幸福力”的分享中,实际上也已道出了教育的终极目标,就是为了可以让孩子在无常的、不确定的未来世界中,具备幸福的能力。所谓以终为始。我想,如果我们从这个终极目标倒推,探讨孩子该具备怎样的能力,未来才会幸福?虽然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我的看法是,持续学习的能力以及高情商,是当中的基石。未来的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孩子的教育,从内容到渠道到形式,都会有颠覆性的变化。例如船长提到的可汗学院、孩子与其掌握显性知识
我举一个我曾经历过的例子:这里就以前常常困扰我的看不过眼孩子的一些小“毛病”的问题再谈谈我的认知的转变。犯错是成长的一部分,走过弯路才能成长。我曾经陷入的坑,是害怕孩子吃亏,然后看到孩子的一些行为或许不是那么符合自己对社会对人性的认知,就忍不住要矫正孩子。我们的口头禅往往是:孩子,我这是为你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作为父母我也总爱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去调教孩子,让孩子少走弯路。透过学习心理学,我明白了,给与孩子充分的信任和自主感,哪怕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做碰壁了,他能绕回来,从中习得了一个直接的经验,总比父母告知的某某人生道路,要来得深刻和具象化。我举个我家孩子的例子,我孩子初中的时候曾经也很迷信贵价的鞋子,说贵价的鞋子虽然贵,但很耐用。如果我以我自己的觉知告诉他,其实很多平价的鞋子质量也很不错,他一定听不进去。以为父母要省钱。直到有那么一两次,他再香港买了两双他心目中的好质量的名牌鞋子,然后也是在一个学期左右的时间内就开口了,他才意识到高价格并不一定等于高质量,剩下的前他可以自主决定用于其它的什么用途上。以后再买鞋子,他就主动地去了解性价比高的鞋子,再也没有检查必须要买贵价鞋子了。事实上,我平常有时还是会有教育和纠错的冲动,尽管这种冲动现在随着自我学习和自我疆界意识的提升,越来越少了。我慢慢体会到,孩子的事,如非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等大原则上的问题,一般无须太过紧张,放手让孩子随着他的生理和心理的成长,他会有自主调整的向好的趋势,身为父母,我们只需放宽心情,有耐心,用包容的心聆听孩子,允许孩子选择的自由,陪着孩子慢慢长大,更能激发孩子内在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