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在这个世界上,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比如有人似褒似贬地以为,我是文艺青年。何为文艺青年?文,是文学,是文化。这样的文,当然是艺术。这对于我来讲有些大了,如天之广,地之阔,海之深,虽然极爱,但不敢沾边,只敢时刻仰望着。至于青年,却是乐意听到的,窃笑,勉强还能抓住青春的尾巴。我的世界里的文,是文字,是笔之端,墨之终,仅仅也是笔耕不辍的兴趣。

       暂且把这或褒或贬的称呼,当做似吧!常常觉得自己是矛盾的综合体。在粗俗的人群里,我是文艺的;在文艺的人群里,我是粗俗的;有些人,走远了,牵挂,走近了,却又想逃避,一个人的心没那么容易看得懂,包括自己;渴望安静,表面确实做到了,安静如素,内心却是喧嚣的,常常夜深人静时,神识不知跨越了几重山……这样的矛盾无处不在,贯穿着一个人的人生脉络,彷徨,困惑,挣扎,孤独交织着,却始终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

       我想我已经失去了某些语言的功能,这似乎有些和老子的“大音希声”不谋而合,我是没有这样的大智慧,最多是大愚若智的讷于言,寡于词罢了。

       随着光阴的故事渐老,越来越不会和人聊天,不愿和别人寒暄,更不愿对关系一般的人倾诉。那些深更半夜被我打扰的,必是极密切的知己和闺蜜,你不用费力解释,便已了然你情绪的使然。这样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是无数个风雨共同经历的结果,也是我最喜欢的状态。

       看过一个好友的文章里说过,表面愈是平静的,内里大都是喧嚣的。说的,好像我们几个呢!大多时候,我更愿意将我所看的、所想的、所有的情绪和不愿诉说的,都放诸于笔墨,藏匿于长长短短线条组成的文字密码,任意拼凑组合,竟也有了不一样的脸谱, 不一样的心情,不一样的意境。每一篇的瓜熟蒂落,心情总是一阵的放松,就像将那些不想说的珍宝,悄悄藏在某个抽屉,留待老了,老年痴呆时细细摩挲,原来那时的自己是这个样子的,原来有着这样的情愫,原来事情是这样处理的,原来……

       我想,这世上没有什么比忘记自己更可怕的事了,虽然刻意地强调自己,和自私有些脱不了关系,不过我更喜欢自在、随性。

       从来没想过炫弄文采,自己更明白自己的几斤几两,也不用操心谁会懂或不懂。不懂的,早就离开。懂的,始终还在身边。

       正所谓: 止于唇齿,掩于岁月。

                                      2014年11月11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