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世界经济不景气,各行各业都不乐观。每天清晨打开网站:国家延迟退休、民企老板跑路、华为30岁算老人、机器智能替代人工……这些糟糕的新闻无情地告诉我们:像我们父母那样一份工作干到退休的美好时代,已经消失无踪。
职场中的我们正在面临——历史上最长的工作年限+最不确定的职业生涯。
那些指望公司的人事部为他们规划个人职业生涯的天真派,将在某一天,忽然发现自己被公司抛弃了。原因可能只是一次公司重组,或者一项新政实施。就在最近,国办发文“医药代表今后不得承担卖药任务”。这条公文就直接让300万医药代表面临失业。
在我们父母的年代,一个单位的寿命往往比员工长。所以,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会固守现状,也习惯性地要求子女去考公务员、进事业单位……找一份能干一辈子的稳当工作。
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前期,一份工作对大多数人而言,就是某种固定的体力劳动。我们的爷爷奶奶无须担心下半生,他们只要继续从事自己一直所做的工作就能终老;我们的父母在工厂里辛苦工作了30年,50岁就可以惬意地退休去跳广场舞。
如今绝大部分工作属于知识型。而且,随着人类寿命的延长,一个人从22岁大学毕业开始,要到60岁甚至65岁才能退休。
知识型工作连干40年以后,即使不失业,自己也很容易产生职业疲倦感。特别是大多数管理者在45岁甚至40岁的时候,已经登上职业生涯的顶峰。由于20多年里一直做着几乎一成不变的工作,他们成了行家熟手,却发现同一份工作再也没有什么新东西,可让自己有新鲜感、获得新满足。有些人自己因此也选择了转行。
进入21世纪以来,我们社会进入了互联网+时代。由于社会效率空前飞速提高,行业的起伏被放大,企业兴衰也被成倍地加快。现在的创业公司,可能上周五还被媒体和风投追捧为明星企业,这周一员工上班就发现老板突然人去楼空,瞬间失业。其中的某些员工还会发现,在这家创业公司积累的经验,高薪和职位对下一次求职并没有什么用,不得不在新公司从低做起。
现代企业中,一个员工的寿命常常比工作单位更长。毕竟,这世界上的百年老店屈指可数。其实,就算是百年名企也有破产的时候。大名鼎鼎的美国雷曼兄弟公司就是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老牌投行。它1850年创立以来,安然度过了1929年美国股市崩盘、第一、二次世界大战、70年代石油危机、97亚洲金融风暴……业务覆盖全球逾40个国家,资产规模达到6390亿美元。却在2008年9月15日那天轰然倒闭。
主动,亦或被动,我们现在的职场流动性都很高。如今30岁转行,40岁退休,50岁失业……都是司空见惯。一个人在一生中更换数个职业,也成为现代职场的现状。
所以,现在的职场精英从30岁开始,就得尝试考虑规划35岁后的新出路。没有危机意识,没有积极地准备,我们的职场道路会越走越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