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初七好像这个年也就过去了。生活节奏仿佛又被按下了快进键,大家都归轨迹、各就各位。随着时代的发展,节日这东西总会有自己特殊的表达方式来呈现这一代人给它留下的印记。相比顺口溜里的“过了腊八就是年”,我们的年却是从法定节假日开始的,当然也是至法定节假日结束的。早不到腊八,也晚不到元宵。我们却也一直在寻找一样东西,一个活跃在记忆里,活跃在老一辈人嘴里的东西——年味儿。它看得见,是家家户户门口的春联,是大街上喜气洋洋的中国红,是每个人脸上的笑意;它听得见,是声声入耳的鞭炮齐鸣,是小孩儿拜年的吉祥话,是团圆饭席间的觥筹交错;它甚至能闻得见,是烟花鞭炮里的烟火味,是年夜饭的饭菜香,是家乡独有的气味。但是它好像又不见了。不论你吃多少大鱼大肉,穿多贵的新衣服,收到多厚的红包,放多漂亮的烟花也找不到原来的感觉了。客观的说,年味淡了是物质生活条件变好的表现。以前那些只有专属于“年”的特殊礼遇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鸡鸭鱼肉不用攒在过年吃了,新衣服不必留到过年穿了,烟花也不是只有过年能看见了。那我们为什么还要过年呢?我想这是我们给自己一个充分的理由去奔赴一场盛大的集体狂欢。我们可以放下让人焦头烂额的工作去见自己想见的人,可以抛开千思万绪的烦忧许下一个美好的愿望。时间从来没有因为人类定下的任何一个节日而停止奔走,“年”就是我们对过去的365天画下的休止符,给了自己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一年又一年,我们用节日把年分隔成许多小节,我们在其间不停地期盼、回望、再期盼。好像有了期待,日子也就不那么难过了。至于“家”,这个和“年”紧紧相连的概念嘛。此心安处是吾乡。
2021-02-19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家住高层,早晨站在窗户边就能看见马路上车来车往,广场两侧的公交车站人流如织。复工的企业越来越多,此起彼伏的鞭炮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