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几个同事一起讨论了关于班级管理方面的一些问题。
上午的时候外出参加培训,怕班里的孩子知道我不在,更加乱套,就没有和孩子们说我不在的这个情况。但是事实是情况并不是太好。现在想想,或许不应该不相信他们,如果提前告知,孩子们或许能够不慌乱,表现得更好。
这段时间感觉班里孩子的常规存在一定的问题,哪怕是我进教室了,也不能立马安静下来,上课纪律也不是很好,孩子们的手放不住,歪着上课、趴着上课的都有。在前几天的汇报课结束时,师父问我:“我听你讲课感觉没什么问题,你们班成绩没上去,常规是不是有问题?”师父的话以及这几天上课的一些感受,让我意识到了班里纪律常规无可比拟的重要性。
和同事聊班级管理问题,联系到自己班,有了以下的一些想法:
1.上课不定时提醒孩子们端正坐好,可以使用小口令,或者突然沉默的方式。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走神的孩子快速回神。
2.不能一直对孩子们嬉皮笑脸。这段时间上课,自己和孩子们玩儿到了一起,在纪律方面放松了不少。以后还是要尽可能做到课下笑呵呵,课上严肃一点。
3.自己或许受到之前多次无生试讲的影响,在课上对于孩子们的关注度还是不够高,从周五下午开始进行改进实践,在课上尽可能多的关注孩子们的举动,发现这样一来,孩子们的注意力会更加集中。
3.对于班里孩子都可能出现的问题,比如上课交头接耳,可以在所有孩子面前批评犯错的孩子,起到“杀鸡儆猴”的作用。在这之前,表扬孩子,我会在全班同学的年前进行表扬;批评孩子,我总是把孩子叫到外面,对孩子进行教育。这样一来,同一错误,很可能会发生在不同孩子的身上,孩子们犯错的可能性提高,也加大了我自己的工作量。下午第一节课,有两个孩子转头说话,我当着班里孩子的面批评了这两个孩子。在第二节课中,所有孩子都没有出现在上课时候交头接耳的情况。
下午班里孩子的纪律还不错,周一回去,再看看情况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