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llo,大家好,我是L姐,一枚心理年龄永远18始终关注自我成长,又在臭美的道路上努力狂奔的大学老师。很开心在这里与你遇见~
近半月的帝都清晨,全然遗忘了自己夏季炎热干燥的特征,摇身变了南方雾蒙蒙雨蒙蒙的模样。今晨的雾让L姐仿佛置身于南方水乡,粉色小花被厚重的露水压低了头,却也怒放吐蕊,自然界生命的神奇力量,令人感叹不已。
这两天,我们讨论了情绪的话题,了解到生活中90%的事是我们可以控制的,对事件反应的背后发生了我们的抗拒。昨天,留给小伙伴的30天情绪抗拒清单,有试着去做么?L姐在昨天的情绪抗拒清单上写下了“抗拒强势”、“抗拒不公平”。这两个抗拒来源于昨天晨跑后在单元门口拉伸时,突然一楼的一扇窗户里传来了你起来得太早了的声音。及至意识到这声音是对我说的时,L姐把眼光望向那扇黑黑的窗,没有聚焦到具体的人脸,于是回答“我没有声音啊”,隐藏了后半句“我起的早不早好像和您没有关系啊”。于是,那声音又说,你把音响调小一点,带着耳机的L姐彻底懵掉,于是回答“我没有音响啊”。纱窗关上,声音消失。当时L姐心里有点不舒服,反思过后,我发现心里不舒服的原因是我抗拒邻居的“强势”与对我的“不公平”,当我这样清醒地思考后,突然心里的不舒服消失了。小伙伴对事件抗拒的是什么呢?
昨天的学习中,我们了解到抗拒的背后来自于我们的信念,我们的信念又会产生自动化反应,最终获得了“我是对的”这样的认知。因此,可以看出,发生的事件、我们的信念、我们的抗拒、自动化反应、我是对的,是我们情绪的重要来源。这些因素构成一个整体,名字叫做“我们对事件的认知”,所以,情绪的本质来源,不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的信念与认知系统。比如,我们的评判、观点、是非对错等等,都是我们的信念与认知系统。我们通过调整信念认知系统,控制我们的情绪,从而掌控我们生活的90%。
今天我们沿着信念认知系统是情绪的重要来源与内在影响因素的思路,再来分享情绪的另一个重要原则,即“事情是中性的,好坏、对错、美丑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演绎”。这个原则,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可以寻到根基。提到《道德经》,说一句题外话,叶老师一直推荐喜马拉雅上叶曼老师的《道德经》的讲解,这些天的开车途中,L姐认真地听着,道德经的解读可以使人趋于平静,趋于看淡名利,趋于本真。L姐也强烈推荐小伙伴去听一听、背一背、参一参。《道德经》第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这段是说有无的关系,无是有的初,有是无的始,万事万物,都是相通的。好坏、对错、美丑、福祸都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认为这件事是好的,它就是好的,反之亦然。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认知的世界,彼此的认知世界并不相同。所以,当我们理解了这点,理解了事情本身无好坏对错,事情是中性的,其他的都来自于自己对事件的演绎,有了这个认知,那么我们对情绪的控制,就有了更深的理解与方向。
听到这里,小伙伴是否知道怎样控制自己的情绪呢?通过这几天的学习,我们深刻理解了自己信念认知系统对情绪的重要影响,那么,情绪控制的核心原则就是调整自己的认知,让自己面对任何事件,都有积极良好的情绪与心情,正所谓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希望小伙伴能够与L姐一起撕裂式生长,收获生命的丰盈。感谢你今天的陪伴,明天我们聊一聊情绪的线上与线下。祝你周末愉快,我们明天再见~
P.S 细心的小伙伴,听了叶武斌时间管理100讲的小伙伴,会发现L姐的第5讲和叶老师原有顺序不符,我简单说一下原因,在对100将做了逻辑上的重新梳理后,L姐的思路是早起(创造自己的时间)—反思日记(灵魂)—晨跑(身体)—睡眠(体力)—冥想(大脑)—情绪(精力润滑剂),然后再接序叶老师原来的课程顺序哦~ 本次对应的是【叶武滨时间管理100讲】的95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