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祖图功墓考辨

        吾族始祖图功墓于解放后遭人破坏,部分残碑被搬至李家巷生产队镶铺牛圈。直至上世纪80年代,先父尹文和主政益群时,有乡人告之李家巷生产队牛圈有三块尹氏祖墓碑。先父遂请人将之清洗、抬放至寺脚老家暂时存放。(因当时尹氏祠堂为和顺幼儿园所用)近年来,尹氏祠堂在国内外众多族人的共同努力下,旧观得到部分恢复,遂将图功始祖墓碑移至宗祠存放。

        始祖图功墓遗存下来的三块残碑,一为主碑,高90cm、宽55cm、厚9cm;一为副碑(镶左),高90cm、宽50cm、厚9cm;一为墓头横额,长90cm、高30cm、厚9cm。因年代久远,加之遭到人为破坏,其上部分刻字已模糊不清,甚至遗失。

        主碑上部虽断失,刻字亦有人为铲凿之损,但正中"……千户始祖讳图功尹太公墓"刻字仍可清楚辨认,据此,和顺尹氏始祖为图功确定无疑矣;墓碑左上刻有"……二年辛丑临月上浣良旦    囗郡囗藏墓";右下刻有修墓后裔名字,刻字虽大部分遭损,但"传二""资、宽、禧""传七""愿、思、元圣、尚儒、尚义"等仍可见。且此墓修建时最末一代列有"愿、思、元圣、尚儒、尚义"等十人名字,查阅现存两部《尹氏宗谱》,于七世中均有上述名字,其中"愿"即为《尹氏宗谱叙》所记之七世祖主修家谱之"愿公"。由此,可知图功祖墓修建时和顺尹氏已传至七世。

        主碑左上"……二年辛丑临月上浣良旦  囗郡囗藏墓"之刻字中"二字虽恰处石碑残断处,但从其形状、结构以及书写笔法可明确判断是"二"字。按明清两代帝王年号纪年中末尾有"二"又属丁丑年查证,有:正德十二年(1517年)、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和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根据始祖图功墓修建时,和顺尹氏已传至七世,以及传至现在已二十四代这一事实,并按现今史学界普遍采用的25一30年为一代人推算,可确定修墓时间约为正德十二年(1517年),此时距图功始祖洪武十五年(1382年)到腾约有135年。另据《尹氏宗谱叙》记载七世祖愿公于嘉靖间"集族人捐银置田,以供差役并作祭祖费,由宗子军头掌之。"则可推知七世祖尹愿大约生活于正德、嘉靖年间。因此,始祖图功墓修建时间为正德十二年(1517年)可确定矣!

        镶嵌于墓左的副碑为《明授卫千户钦调至腾始祖尹太公讳图功实行叙并记》,其右上和左下角已断失,然碑中大部分刻字尚清晰,主要记述了和顺尹氏始祖到腾史实,这与十一世祖尹梦鲸所著《明授卫千户诰封武德将军尹氏始迁太祖图功奴实录并历传宗支族谱叙》相吻合。

        墓头横额刻"荣过佩印"四字,此语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初除官蒙裴常侍鹘衔瑞草绯袍鱼袋因谢》"荣过苏秦佩印归"句。苏秦为战国时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游说列国,为燕文公赏识,燕王使其出使赵国。苏秦到赵后,提出合纵六国以抗秦的战略思想,并最终组建合纵联盟,任"从约长",兼佩六国相印,可谓荣耀至极,合从战略使秦十五年不敢出函谷关。图功始祖墓化用此句,意在褒扬图功有如苏秦一样的文韬武略。

        图功墓碑证明和顺尹氏始祖图功这一事实,是和顺尹氏认定图功为始祖的铁证。望吾族世代护之,珍之,永传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国不可无史,地方不可无志,家族不可无谱。史可知古今,志可明衍变,谱则可辨支系、昭亲睦、别长幼、备遗忘。是故...
    尹春城阅读 3,706评论 1 5
  • 邵武禾坪《黄氏大成宗谱·总谱》 (简称大成谱)世系 (供宗亲研究修正稿) 黄明书 一世,昌意,...
    醉后挥毫笔有神阅读 19,377评论 2 4
  • 这是一个周日,百无聊赖的周日,好想去这里去那里折腾,但是,没人陪着,我越来越感到孤单,那种害怕一个人没人陪的感觉,...
    Miss单单阅读 180评论 0 0
  • 假如你对芒果过敏,那你在三十岁知道这个问题,比你在四十几岁知道来得好。至少三十岁的时候你身体心理素质扛得住,真过敏...
    楼上飘香阅读 372评论 0 0
  • 做镜像自我练习,得到镜像,竟百思不得其解,日日思索。某日浏览简书,看到一篇文章后豁然开朗。 ...
    红雪紫云阅读 37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