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乎诗人总是与名妓、高僧不可分,无怪乎林先生要把十一章取名为《诗人、名妓、高僧》。在杭州,这个被喻为东坡第二故乡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诗人在对抗王安石变法无果时,便逃向大自然,而自然美之绝佳处,在杭州随处皆是。故而除杭州城本身、西湖,就连杭州城四周十五里之内,都成了苏东坡时常出没的所在。自杭州西湖出发,诗人可以往各方面走去,或沿北岸到有名的灵隐寺和天竺顶;或由南岸出发到葛岭,在虎跑品尝名泉沏的茶,然后顺着一条蜿蜒的山间小溪归来。西湖和城郊,共有三百六十个寺院,而这这些地方便是诗人可以消磨一个下午的时光的好去处了。
杭州是多彩多姿的,而西湖又引人入胜。故而又是名妓盛在的地方,当然,东坡虽与名妓有交往,但却是不受影响的。在苏东坡的看法上,感官的生活与精神的生活,是一而二,二而一的,在人生的诗歌与哲学的看法上,是并行而不悖的。因为他爱诗歌,他对人生热爱之强使他不能苦修做和尚;又由于他爱哲学,他的智慧之高,使他不会沉溺而不能自拔。他的慧根之深,使他不会染上浅薄尖刻。
这个年轻耽于玩乐的诗人,成就了一个道行高洁的老僧和一个名妓见面的故事。大通禅师是一个持法甚严、道行甚高的老僧,据说谁要到他的修道处所去见他,必须先依法斋戒。女人当然不能进他的禅堂。有一天,苏东坡和一群人去逛庙,其中有一个妓女。苏东坡与此老僧相交甚厚,在心中一种淘气的冲动之下,他想把那个妓女带进去破坏老和尚的清规。苏东坡说,倘若老方丈肯把诵经时用来打木鱼的木槌借给妓女一用,他就立刻写一首诗向老方丈谢罪。结果苏东坡作了下面的小调给那个妓女唱,这正是戏台上小丑的独白,甚至持法甚严的大通禅师也大笑起来。苏东坡和那个妓女走出禅房向别人夸口,说他俩学了“密宗佛课”。而关于东坡的高僧缘,更多的是在他四十岁以后,在黄州时,他精研佛学的时候。
黄州的几个和尚成了他最好的朋友,后来他在靖江、金陵、庐山,又交了些和尚朋友。在那些人中,有两个——惠勤和参寥,是诗人学者,颇为人所尊敬。佛印是以风流潇洒出名的,是以佛印比参寥更常为人提到是苏东坡的朋友。
在苏东坡与佛印富有讥讽妙语的对话中,大多是双关语,难以译成另一国文字,有一条关于“鸟”的。“鸟”这个字有一个意思,在中国俚语中颇为不雅。苏东坡想用此一字开佛印的玩笑。苏东坡说:“古代诗人常将‘僧’与‘鸟’在诗中相对。举例说吧:‘时闻啄木鸟,疑是叩门僧。’还有:‘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我佩服古人以‘僧’对‘鸟’的聪明。”佛印说:“这就是我为何以‘僧’的身份与汝相对而坐的理由了。”
而关于名妓,文章写到:苏东坡没有迷恋上哪个歌伎,他只是喜爱酒筵征逐,和女人逢场作戏,十分随和而已。他并没有纳妾藏娇,倒是有两个女人与他特别亲密。才女琴操听从了他的规劝,自己赎身之后,出家为尼;朝云,后来成了他的妾。 提到名妓,自然要说说苏夫人王弗了。她是进士的女儿,能读能写。她只为丈夫做眉州家乡菜,做丈夫爱喝的姜茶。她觉得丈夫是诗人,因而有些异乎寻常之处,那是应当的。丈夫知道有书要读,上千上百卷的书,做妻子的也知道要管家事,要抚养孩子,要过日子。
苏夫人不愧为一代贤妻!
苏东坡个性复杂,方面多,了解不易。因为他精通哲理,所以不能做道学家;同样,也因为他深究儒学,故也不能为醉汉。他对人生了解得太透彻,也对生活太珍惜,自然不愿把生活完全消耗于醇酒妇人之间。他是爱自然的诗人,对人生抱有一种健康的神秘看法。所以,名妓与高僧成就了更好的苏东坡,东坡风骨依旧。
杭州,成就了苏夫人的贤德,成就了苏东坡的哲思梦。东坡,成就了杭州的美景、杭州的名妓、杭州的高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