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5日凌晨
上午从小丘乘杨校长的车去照金,饭前想抽空看看博物馆。因为这是个革命根据地,所以一进小镇,就被主席母亲和主席本人的题词整肃得非常穆然,红色笼罩着整个照金镇——不,应该说,这里从背景到人心,都是红色的,红色不仅仅是色彩,还是一种感受,一种氛围和境界。
照金四围都是高山(下午去的北梁小学四围也是),出门见山已是常态。——当然,对我们这些异乡异客,这是极度稀罕的。我真的永远看不够这些苍翠深远的高山,一年四季都没有枯萎的色彩,永远青翠,四季常绿。几乎每看一眼都让我的心尖儿震颤一次。因为这里海拔一千八百多米,所以气温低于耀县,不过今天阳光明媚,也因为六个人终于聚在一起了,总是感觉特别温暖。
照金博物馆比盐城新四军纪念馆建设得气派多了。无论是展馆内的二层楼的设施还是馆外前面的广场上的人物雕塑,还是后面高山上矗立云端的纪念碑及浮雕,都给人以天安门广场微缩版的印象。博物馆庄严的气氛,从进门那笔挺站岗的军人身上就开始蔓延,一直到馆内穿着军服的管理人员,以及反复播放的红军活动的视频,陈列的历史物件,都让人大气不敢喘,更不谈高声语。
沿着展物看一圈,那些历史遗迹让人浮想联翩,作为中国北方第一块山区革命根据地和抗日根据地,这里真的易守难攻。因为人一进深山,就像泥牛入海,渺无踪迹。那些轻武器重武器失去目标不能施展。这里,冷兵器一样可以战斗。抛开可以稽查的一切史料,也避开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当时的领导人对毛泽东精神的领会和贯彻这些宏大叙事,我注重的还是当时艰苦的生活细节和手书信件人当时的思维。这些才是饱含温度的,才是历史进程的一个个微小而瞬间的组成,抽离它们,历史就不是历史。换句话,这一段历史是由那具体到的一饭一粥一阵一针一线一个子弹一粒药丸组成的。所以我见了那破鞋破袜破绑腿不美的字迹感到特别亲切,见那破碗土枪还有硬邦邦的木头马鞍都肃然起敬。这些都是自带体温的,是当时一个个具体的人,为了生活而流血流汗的具体见证。所谓睹物思人,我们看展馆的目的,就是要让大家联想到先辈们的不易,要更加珍惜眼前幸福宁静的生活和相爱的人。这些做到了,那么博物馆的功能和使命也就完美实现了。
出得展馆,我们每个人都忆苦思甜了一番,每个人的灵魂都得到了一次净化和升华。
博物馆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的延伸。每个人到每个城市,都有必要带着家人去博物馆至少一次。很多大作家都有这种习惯。这不仅仅是为了思想的熏陶,还是我们触摸一个城市温度,了解一地的文化历史底蕴最好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