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艾利斯
1、我们的社会化情绪,来源于我们的评价标准
茶、中药都是苦的,喝茶会觉得很舒服,喝中药会觉得不舒服。这说明什么呢?同样的感受,同一个人,会有不同的情绪。这是为什么呢?哦,因为我们对苦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茶叶的苦让我们觉得风雅、引发心理上的满足,而中药的苦只是让我们不舒服。
这个观点,古人早已有之。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所以慧能说“不是心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如果我们觉得应该是风先吹、幡才动,那就会觉得是风在动。如果我们觉得是幡动了,引起了风,就会觉得是幡动。同样的是下雨,东坡先生会说“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而易安居士会说“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蒋捷的“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更是把不同年龄不同心境下,人的情绪和行为描述的细致传神。有了标准,才有了判断。你的标准就是你对事物和生活的认识或者说解释。面对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认识,产生出不同的情绪。认识变了,情绪也会发生新的变化——左右我们的并非是事件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看法。
这也就是认知情绪理论的核心观点,认知情绪理论中最广为人知的是“情绪ABC理论”。情绪ABC理论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艾利斯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他以一句很有名的话作为ABC理论理念上的艾利斯起点:“人不是为事情困扰着,而是被对这件事的看法困扰着。”
所谓ABC,A指诱发事件(Accident);B指信念(Beliefs),也称为非理性信念,是指当事人在遇到诱发事件之后,对该事件的想法、解释和评价;C是指这件事发生后,人的情绪和行为结果(Consequence)。
我们一般觉得,人的情绪是直接由诱发性事件A引起,即A→C。ABC理论则指出,诱发性事件A只是引起情绪的间接原因,而人们对诱发性事件所持的信念、看法和解释才是引起情绪更为直接的原因,即A→B→C。我们的情绪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的解释,而不是事物本身。
老奶奶的故事中,天气变化是A,情绪是C,而联系它们的是对天气造成影响的解释,解释不一样,情绪也就不一样。
2、情绪会引起自动化思维
一个人对自己的看法,往往从小就开始形成。比如一个孩子,如果从小就生活在指责,他往往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自己是没有价值的”这样的想法。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就会表现得害怕尝试、害怕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比如,一个孩子模拟考试成绩不是那么满意,如果他的认知没有问题,他就会想着,为什么错,要怎么补救。而觉得从小觉得很差的孩子,可能从此就会自暴自弃、从此放弃学习。这种由信念产生的自动想法和行为,可能让人难以理解,但确实在我们身边经常发生。
为什么我们改变对自己的观点那么难呢?因为基于观念会造成的信息的选择上的倾向性,会加强我们的想法、强化我们的行为。比如,小A要上一节公开课,可能会有以下的情绪和行为,这些行为背后是什么样的想法呢?她在上课过程中又会留意哪些信息呢?
想法
事件
情绪和行为
信息选择
我肯定上不好
上课
慌乱、紧张
选择负面的
我一定能上的好
上课
自大、随意
选择正面的
我可以上好
上课
平静、努力准备
选择正负两方面
从上表可知,我们在选择信息时往往会选择那些支持我们观点的。如果我们选择信息时,如果注重“反对信息”的摄取,我们的认知就无法解释这些信息,从而开始怀疑自己的观点,最终可能改变自己的认知。认知会改变我们的情绪,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最终会发言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看法,所谓“性格即命运”。想要提高自信,很简便的一个方法,就是每天早上出门前对着镜子微笑、并且告诉自己“我很棒”。为什么自我暗示会有效,从认知理论上说,就是在不知不觉中改变自己对自己的看法,从而改变人生。
我们可以用列表法,反思自己的自动想法,训练看问题的不同视角,从而改变情绪和行为。
例:小B的情绪日志
时间
事件或情境
感受(最大程度为10)
自我语言(认知)
其他可能的解释
周二
女朋友禁止我打游戏
生气6
难过4
她为什么不愿意陪我做我喜欢的事?她肯定不在乎我!每次都是我陪她,好自私。
她也许有其他有趣的事要做?
因为打游戏只能一个人玩,她有点无聊?
也许我可以和她说说我的感受?
换了解释之后,情绪会减轻很多。如果养成习惯,就慢慢能用合理的认知代替不合理的认知了。
有小伙伴可能会觉得,改变认知从而改变情绪怎么那么像阿Q的精神胜利法?阿Q的精神胜利法用的是合理化这种心理防御,并且在所有的情况下都用了。认知情绪理论和阿Q的精神胜利法有显著不同,阿Q是改变他不喜欢的情绪,虽然这些情绪是合理的。比如被赵太爷打,合理的情绪是愤怒或者恐惧,然后采取相应的行为。而阿Q用精神胜利法后,“他付过地保二百文酒钱,愤愤的躺下了,后来想:‘现在的世界太不成话,儿子打老子……’于是忽而想到赵太爷的威风,而现在是他的儿子了,便自己也渐渐的得意起来,爬起身,唱着《小孤孀上坟》到酒店去。”阿Q是明明是兔子甚至是乌龟,却想象自己是老虎。理性情绪理论会让我们该像兔子是兔子,要像老虎时像老虎。而认知情绪理论会区别合理情绪和不合理情绪,只有对于不合理情绪,我们才需要改变。
3、识别不合理想法的特点
小A要上公开课了。紧张是正常的,如果紧张到坐立不安、晚上睡不着,那情绪的强度就太大了,对完成公开课是很不利的。反之,如果一点不紧张,对我们上好课也没有好处。这和学生考试一样,适度的紧张能使效率最高。
在面对上公开课这件事时,过度紧张和过度随意都是不合理的情绪,因为这种情绪对我们适应环境、发展自我没有帮助。引起这两种情绪的信念或者说想法,就是不合理信念。如果我们的对事物的解释是合理的,那么我们就会产生有效的、适应环境的情绪和行为,反之就容易产生一些阻碍我们适应环境和情绪的行为。如上公开课时的想法和导致的情绪和行为,前两行是不合理的,会带来无谓的情绪困扰,降低我们的工作效率,阻碍我们上好课。而最后一行是合理的,带来平和的态度和有效的行为。
想法
事件
情绪和行为
信息选择
好可怕,我肯定上不好
上课
慌乱、紧张
选择负面的
太容易,我一定上的好
上课
自大、随意
选择正面的
有难度,我可以上好
上课
适度紧张、准备
选择正负两方面
怎么判断一个信念或者说想法是不是合理呢?我们可以尝试问自己三个问题。
“我的想法和信念是否符合事实?”、“长期以来,我的想法和信念是对我有益的吗?”“我的想法和信念可以证明吗?”也就是从是否符合事实、是否帮助个体适应环境和达成目标、是否有意义和符合逻辑三个方面来判断信念是否合理。这些信念往往会有绝对化、过分概括化和以偏概全的特点。
因为不合理信念一般从幼小时产生,影响我们的一生;我们了解儿童的常见不合理信念和扭曲的认知过程,不但可以帮助自己,更能够帮助孩子建立理性的认知,客观冷静的处理问题。
学龄儿童常见的不合理信念有:
我要被所有重要的人认同和喜欢,否则我就是没有价值的。
儿童和青少年常常会认为,受到生活中大多数重要人物的喜爱是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没有得到认可,就说明自己是无价值的。如果将此作为核心信念,学生可能做出很多对自己有伤害的事,比如故意把学习搞得很差,或者抽烟喝酒等,目的就是为了取得他们认为重要的人的认同。特别对于个性成长当中的青春期孩子来说,为了伙伴的认同,他们可能会做更多我们难以理解的事,所以青少年的群体犯罪才那么频繁。
我必须拥有。
有些孩子因为没有同意出去玩或者没被选上组长而大发雷霆,做出一些过激的举动。这很难理解,其实这些孩子心里往往就有“我必须拥有”的信念,认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就必须要得到。
我的人生道路上不能有挫折。
有这种信念的人会认为生活应该是一帆风顺的,这样的孩子可能从小很优秀,家长要求又非常严格,她会觉得“我很聪明,所以我不会失败”,否则就是“我笨”。这些学生通常会避免参加有挑战性的学校活动,或者在参加类似任务时表现的非常犹豫。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会无法控制情绪。
实际生活中,这三种不合理信念往往同时存在,并且在认知过程中会存在过分概括、个人化和选择性提取等认知扭曲。从而造成情绪问题。
后记:情绪给我们的生活染上了不一样的色彩,面对情绪承认、接受、觉察、调控、改变,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管理情绪,管理生活。
好啦,今天就这样啦。明天见,晚安。
另外,今天是原来的培训稿改写,可能小伙伴们会觉得太理论了。如果你对情绪管理感兴趣,可以后台留言,我会后续继续探讨这个主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