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采有句名言:“杀不死我的,只会让我更坚强。”正如人体骨骼在负重和压力下反而会越发强壮,谣言和暴动在遏制和镇压下反而越演越烈一样,我们生活中许许多多事情也会从压力、混乱、波动和动荡中受益。作者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中获益》书中定义的“反脆弱性”,是指那些不仅能从中混乱和波动中受益,而且需要这种混乱和波动才能维持生存和实现繁荣的事物的特性。
玻璃制品是脆弱的,一旦脱离了稳定环境就很容易受到损伤;不锈钢制品是坚韧的,经历摔打后依然完好如初。那有没有一种材质,受到颠簸撞击后不仅依然坚固,而且更加强大呢?它能在每一次的打击损耗中获得越来越多的有利于自身的益处,它就拥有“脆弱”的反向特性,不是“坚固”、“结实”,而是“反脆弱性”脆弱的反义词不是坚强,而是“反脆弱”,反脆弱性就是帮助我们直面不确定性、风险,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风险的到来,并从风险中获益。现将该书的读后感与大家分享。
1、 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
“杀不死我的,并未使我变得更坚强,但它让我幸存下来,因为我比别人更强壮;由于它杀死了别人,也就是消灭了弱者,我们种群的当前平均素质变强了”。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总感觉学习压力太大,须不知我们要学会习惯性承受压力。“一个亟须压力的反脆弱性系统如果长期缺乏压力源反而会变得更加脆弱。”人们通常不理解压力,甚至厌恶压力,然而如果消除波动和变化,处于一个安宁环境,只会消除多样性和差异性,危害人身心的健康成长,影响社会与未来。压力源的刺激对反脆弱性的形成非常重要,强烈而急性的刺激要比温和而持续的刺激有益得多。前者在恢复期会将压力转化为信息的传导,从而在自我调整中准备好应对下一次的波动冲击;而后者让人长期处于低水平压力之中,干扰了恢复的过程,就像是“水刑”,会逐渐摧毁人的心理,对人的健康没有任何益处。
2、 态度上接受不可预测性
反脆弱性需要混乱来保持活力,这一点从大自然的进化过程中可见一斑。“进化最有趣的一面是,它是依赖反脆弱性实现的;它喜欢压力、随机性、不确定性和混乱——而个体生物则相对脆弱,基因库正是利用冲击来确保优胜劣汰,提高整体的适应力。”进化是在随机性和波动性中受益的,个体生物如果在不可预测的未来中墨守成规,那会离反脆弱性越来越远,终将面对淘汰的命运。
可以说,世界的本质上是不确定的,确定性只存在于人类的思维中,人类对确定性的追求来源于对不确定性的恐惧,这也就需要我们常常去反思,人生苦短,世事无常。值得花费时间去担心和预测黑天鹅的降临;相反,任何一次的挫折,我们都要认真面对,没有疼痛,就不会有记忆,利用所有的机会去反思,顺势而为。
3、 是采取“杠铃策略”
一切人/事都会从波动性和不确定性中获得收益和遭受损失。在某些领域的某些方面持保守态度,而在另一方面承担高风险,二者结合便可以在享受一定程度的稳定的同时,获得较高收益。这种双重态度就像是杠铃的两端,中间是空的,没有具有迷惑性的“中等风险”。两种极端的风险偏好相结合,既能避免毁灭性打击,又能减少不利因素,并获得一些风险回报。
按照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的思维方式来看,世间万物都可以归置为这三种类别:脆弱类、强韧类和反脆弱类。人的一生其实就在这种不确定性中生存,重要的不是在规划中避免动荡,而是具有反脆弱性,在顺其自然中利用随机性与混沌,使其对自己有所助益。风能熄灭蜡烛,也能使火越烧越旺。让自己成为火,剩下的便是,静候风来。